|
|
|
|
|
|
|
|
|
|
|
 
首页 > 今日视点 > 镜头为笔写春秋 用爱作舟续大爱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镜头为笔写春秋 用爱作舟续大爱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4/29 8:45:3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镜头为笔写春秋 用爱作舟续大爱
——看记者张扬帆的新闻与公益双征程


(图片由市红十字会提供)

在市新闻传媒中心,有一位令人钦佩的记者——张扬帆。他长期坚守新闻一线,凭借手中的镜头聚焦社会万象,传播人间的爱与善。镜头之外,他更是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安徽省新闻工作者中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同时也是我市第8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0载追光,从记录者到践行者

张扬帆作为市新闻传媒中心的记者,与红十字会结缘逾20年。这期间,他见证并报道了红十字会众多爱心救助行动。

10多年前,一次工作安排,他开始涉足造血干细胞捐献报道领域。此后,他穿梭于淮南各地,采访了众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宣传志愿者。对他来说,每一次采访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那些平凡人身上熠熠生辉的奉献精神,尤其是捐献者克服重重困难、无私捐献“生命种子”拯救陌生人生命的事迹,深深震撼着他。

2020年8月,在龙湖路地下商业街献血屋,张扬帆采访市红十字会暑期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大学生志愿者。看到志愿者们不惧高温,热情宣传的场景,他深受感染。怀揣已久的心愿促使他放下摄像机,挽起袖子献血,并留取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血样。

此后,张扬帆采访了淮南大多数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相关活动,每一次都加深了他对捐献的向往。2023年,安徽省“捐献生命的种子走进淮南”活动中,捐献者与受捐者家庭见面的感人场景,让他更加坚定了信念。

2025年3月10日,中华骨髓库的再动员通知单上出现了张扬帆的名字。接到通知,张扬帆未与家人商量便果断答应捐献。他平静地说:“报道多年,等待多年,是时候接过这份生命的传递了。” 面对后续的高分辨率配型采样、体检等准备工作,他积极配合,毫无怨言。

半生传承,从受影响者到助人者

张扬帆的爱心与奉献精神,深受成长环境的影响。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行医过程中不仅精心医治患者,年轻时还经常为需紧急输血的病人献血。每当成功挽救病人生命后,父亲总会自豪地与张扬帆分享。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助人为乐的种子在张扬帆心底早早扎根,并伴随他一路成长。

2011年,对倒地老人“扶不扶”问题引发社会热议。一天下班后,张扬帆在小区看到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跌倒。扶还是不扶的念头一闪而过,但善良很快战胜顾虑。他急忙跑过去,询问情况,确认老人无骨折后,小心扶起并送其回家,老人感激不已。

不仅在小区,无论身处何地,只要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和事,他从不袖手旁观。还有一次,在马路边,又是一位老人摔倒在地,满头是血。正巧路过的张扬帆看到这一幕,他依然毫不迟疑,上前查看伤势后立即拨打120,守在老人身旁安抚,直到救护车将老人接走。在老体育场、采访途中,类似善举不计其数。他始终坚信,心中有爱,救人至上,无需顾虑麻烦。

工作中的张扬帆同样充满温情。一天,一位患严重高血压的同事独自在偏僻的办公室办公,同事家人因联系不上他向张扬帆求助。联想到同事的病情,张扬帆立马警觉起来,放下手头工作赶回单位。果然,同事已倒在地上不省人事。他迅速将同事送往医院,医生检查发现同事已中风昏迷一段时间,幸好送医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从受父亲影响,到主动帮助陌生人,再到挽救同事生命,张扬帆用行动诠释着善良与责任。

数载耕耘,从民生报道到爱心传递

张扬帆所在的《今晚800》栏目组,始终聚焦淮南本地的民生动态、社会热点及百姓故事。他凭借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深入挖掘百姓身边的故事,将最真实、最质朴的民生百态呈现给观众。他的报道既有新闻价值,又饱含人文关怀与真挚情感,因此,多次荣获安徽广播电视奖、淮南新闻奖等荣誉。这些奖项不仅是对他工作能力的肯定,更是对他关注民生、传递正能量的高度赞扬与鼓励。

在造血干细胞捐献方面,张扬帆不仅出色完成报道任务,还主动肩负起宣传动员的重任。他常常向身边亲朋好友介绍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用自己亲眼目睹的真实案例,耐心消除大家对捐献的各种误解与顾虑。

从最初报道他人善举,到自己投身其中成为爱心传递者、生命挽救者,张扬帆一步一个脚印,默默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爱的奉献篇章。

(记者 李严)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