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淮南出现了大雾天气,局部地区能见度不足10米。这场比较罕见的大雾,给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
大雾来袭 明日最低气温将降至0℃
天气刚刚转好,淮南的大雾又来了。12月1日上午,淮南迎来今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雾。据淮南市气象台工作人员介绍,这场浓雾的能见度低于200米,属于标准的浓雾。
这次浓雾是什么原因形成的?淮南市气象台工作人员解释说,由于前段时间淮南一直处于阴雨天气,近期地面的水汽比较丰沛,相对湿度较大,而这次大雾前一天,也就是11月30日,淮南天气有所放晴,天空较为晴朗,再加上近日北方没有冷空气南下,地面风力较小,暖湿气流占了优势,白天最高气温可达10℃上下,但到了夜里,气温迅速下降,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水汽与城市微尘结合后,便形成了大雾。
据淮南市气象台预测,预计12月上旬,影响淮南的冷空气势力不强,没有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近期淮南将以多云天气为主,12月3日,淮南气温将有所下降,最低气温会降到0℃左右。
大雾天气多出现在秋冬季节,近期淮南再次出现雾霾天气的可能性也不小。大雾天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市气象台提醒,广大公众要注意交通安全,相关部门要对输电线路有可能产生雾闪做好防范措施。市民遇雾霾天气时最好不要外出,出行时最好戴上口罩,外出晨练最好等太阳出来后再进行。
浓雾弥漫 交警手势成为指路明灯
12月1日,大雾降临能源城。在早晨上班的高峰期(据交警部门统计当日高峰期时间为7:30至8:30),各道路雾气浓重。在一些路口,车辆甚至看不到红绿灯。这时,交警们的指挥成为了人们通行与否的信号。
早上8时许,记者来到了市委十字路口,4名交警正分别站在十字路口的四方进行交通指挥,并协助老人、孩子安全过马路。自7点半高峰期开始,他们就没有一刻闲着。在陈洞路立交桥南路口,2名女交警也是巾帼不让须眉。由于这个路口环境相对特殊,所以她们的工作量更大一些。
记者8点20分在现场看到,陈洞路立交桥南浓雾弥漫。据从立交桥由北向南行驶的驾驶员反映,下了桥第一时间往往看不清楚红绿灯,这个时候,两个不停走动着的女警打出的手势,成为驾驶员们的指路明灯。
因为早晨的大雾,淮南市交警支队共出动200余名交警上路执勤、巡视。据交警部门初步统计,从1日晨6时至8时半,全市仅发生了3起道路交警事故。交警部门特别提醒市民朋友:“大雾天气,请您谨慎驾驶。市民朋友出行时也应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注意周围的环境,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各行其道 主要道路交通秩序井然
12月1日,大雾给淮南市民带来了诸多不便。
上午8点2分,记者在陈洞路立交桥上见到,由于雾太浓,市民很难看到桥南面的红绿灯。因此有不少市民随意穿行路面,这给车辆通行带来不便,路况显得较为拥挤。但很快在交警的疏导下,路面变得通畅起来,没有发生较为严重的堵塞。在洞山中路,各种车辆各行其道。司机们都非常小心,车速都很缓慢,路面没有拥堵情况。
8点40分,记者又来到泉山十字路口,记者看到,这里来往的车辆非常多。该路口的红绿灯在浓雾的笼罩下,若隐若现。交警们正在现场维持交通秩序,指挥过往车辆规范通行。记者又往金家岭路段方向走去,这里是淮南市通往合肥的南大门。来往的车辆很多,在公交站台上,有二十余名乘客在一公交车站处候车。马路两边停有几辆长途大巴车在等候乘客,大巴车把路面占据不少,有的农用车也随便停放在路边,路面显得较为拥挤。为了安全起见,许多过往的车辆都把大灯开启。有的市民过马路时都非常小心。泉山十字路口的一名交警告诉记者,天气状况好的时候,这个路口车流量就比较多。今天下大雾,视距不足10米,道路上车辆行驶速度比平时要缓慢,显得拥挤一些。
随后,记者又到了其他几条主要路段,发现交通秩序井然,车辆各行其道。没有发生拥堵现象。
准备充分 长途车站确保出行安全
“驾驶员同志们请注意,因大雾天气影响交通安全,请谨慎驾驶,把旅客安全送达目的地!……”记者12月1日上午9时许,赶到市长途客运站,看到前往各地的旅客们正焦急地等待着发车时间,客运站的工作人员也在耐心地劝说着旅客。
“同志,往宿州方向的车9点50能发车不?我急着赶回去有事!”在淮南打工的李红利不停地询问工作人员。长途客运站的工作人员对他说,“放心,客运车辆都是准点发车,不必担心!”长途客运站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从当天凌晨5点发出的第一辆班车,至早上9时许,已经发出近百余辆客运班车,发送旅客2000多人,没有出现旅客滞留的现象。由于气象部门已经提前通知当天会出现大雾天气,长途客运站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应对措施,车票预售工作也正常进行。从5点起,长途客运站广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提醒广大司机师傅注意行车安全,同时,工作人员也会进入候车大厅安抚旅客情绪。据了解,因为天气原因,当天选择乘坐长途客车出行的旅客较以往有了明显减少,只有少数短途返程客车会因为大雾天气而延误。
“师傅,请把所有的车灯都打开,我们要进行检查!”记者在长途客运站停车场看到,田区运管处驻站办的稽查人员正在对等候发车的长途客运班车进行逐一检查。据了解,因大雾天气,为了确保旅客出行安全,驻站办稽查人员当天提前3个小时来到长途客运站对过往班车进行检查。稽查人员通过电话通知司机、GPS定位、现场逐一排查、车站广播宣传四种方式确保行车安全。此外,还选派安检人员对其他三个客运站以及淮蚌、合肥专线客运班车进行检查。在现场排查过程中,稽查人员主要对客运班车方向灯、雾灯、照明大灯以及刹车系统进行细致检查,对出现问题的车辆一律不准放行,并通知出站口检查人员,对即将出站的车辆再次进行检查,俗称“双保险”,这样做大大降低了行车事故率。经营淮南至宿州方向客运班线的姚多昆师傅表示,“稽查人员不辞劳苦,凌晨就来检查,我们表示理解。我们也会严格按照安全行车条例,大雾天行车打开雾灯,速度绝不超过每小时40公里,确保行车和旅客安全。
雾中行车提心吊胆
1日早上的浓浓大雾让大家倒吸了一口凉气,也实实在在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不便,尤其是司机师傅们,“雾天行车真难啊!”这是他们的心里话。
出租车司机江师傅对记者说:“平时早上我五点就出门了,冬天也就是黑一些,打开车灯就行了。但是,今天五点出门一看,好家伙,不光黑,而且有好浓的雾笼罩着,啥也看不见,我想了半天还是回去了,等到七点才重新出门的。”江师傅表示,当天的大雾给他们的士司机带来了许多不便,平时车速都在60公里左右,而当天只能跑到20多公里,就不敢再跑快了。“真是怕出事啊!今天一大早行到洞山中路一个红绿灯路口时,就看到了一起追尾事故,一辆长途客车没有看清楚前面的小轿车,一下子就撞了上去,强大的冲击力把小轿车从路口这边顶到那边,两车的情况都不乐观。雾这么大,稍不留神就要出事,我们每一秒钟都要小心翼翼,一直提心吊胆的。”他说。
江师傅说出了的哥的姐的心里话,而自驾的司机们也有着同感。市民黄先生表示,最难的就是过红绿灯,由于能见度太低,以至于根本看不到路对面的红绿灯,只能凭着感觉或者跟着前面的车走,有时候行到十字路口中间了,才发现前方是红灯,吓得一身冷汗。
“我们摩托车车主也一样不容易啊!”记者采访了摩托车车主苏先生和符先生,两人介绍道,摩托车不比汽车,更要小心,平时能开到50多迈,而当天只敢开到10多迈。
市民出行麻烦不少
“今天上班我迟到了,因为下大雾打不到车,后来打到的,可车开的还没有平时一半快。”12月1日,在田家庵区上班家住八公山的彭先生告诉记者。
彭先生说:“今天我一出门,就知道坏了,以前下了楼,出了楼道口就能看到门口小路上的松树,结果今天看到的除了大雾还是大雾,我赶快跑到蔡新路边上的公交车站,一看挤的人山人海,好不容易来了一辆车,大家跟抢钱似的往上挤。我转移目标打车,好家伙,那哪是打车呀,一辆出租车来了五六个人去抢。可能因为下大雾,我感觉路上出租车比平时少了一半,后来我挤上了一辆的士,结果这车开的比下雪天还慢,结果我就这样因为大雾迟到了。”
记者于当日早晨7点50左右沿着洞山中路查看了几个公交站台,发现几乎每一个站台都挤满了焦急等车的乘客。此时,浓雾弥漫,记者很难看清楚10米以外的任何物体,而路上行驶的车辆全部打开了大灯缓慢前行。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等车的市民,据他们说因为出行时间都是和往常一样安排的,没有考虑到这种突发情况,所以上班迟到是肯定的了。
记者登上了一辆3路公交车,该车司机告诉记者:雾下的这么大,开着灯也看不到30米外远,车根本不敢开快,开到平时一半的速度已经不得了了,为了保障路上行人和车上乘客的安全,我们只能慢慢走,还请市民谅解。
高速公路临时封道
一场大雾让能源城笼罩在白茫茫之中。“好大的雾啊!”1日早晨,一出家门的市民都有这样的感觉。
上午9点,记者一路驱车经洞山隧道赶往合淮阜高速公路,此时的隧道与往常大不一样,里面弥漫着些许的雾霭,配上顶上的灯光,显出几分神秘。山南新区的空旷地比较多,因此雾要比市区还大,尤其在十字路口处,能见度不超过20米,红绿灯基本上看不见,有的司机来到了红绿灯前才来了个急刹车。置身大雾之中,不由得有“我在哪里?”的感觉。平时10分钟不到的车程整整走了20分钟才到高速公路入口附近的淮河大道南纬13路处,在那里,淮南市公路巡逻大队的民警在通知驾车而来的司机高速公路已关闭的消息,并引导外地司机绕行。副大队长陈利卫告诉记者,如此的大雾真不常见,高速公路的能见度不超过30米,从11月30日晚开始,整个合淮阜高速公路都笼罩在浓浓的大雾之中,高速公路上的车辆已经被带离至服务区或带下了高速,现在路面上已没有车辆。
在高速公路的入口处,远远的,记者就看到,各路入口都有明显的禁止通行标志,LED显示屏上显示着大雾天气,临时封道的字样。从收费处往高速公路望去,连路两边的护栏都看不见。各种车辆排着长队,都在等雾散后好进入,大家都有点无奈。家住田家庵区六里站的付师傅就是其中之一,他每天都要经高速公路往来于淮南阜阳之间,可是1日从早上5点等到10点都没有等到高速开放,付师傅显得很郁闷,他看着满载纸箱的货车,神情有些沮丧。
据安徽省公路总公司淮南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刘景介绍,此时高速公路上雾很大,有的地方有团雾,不适合行车,只有等到公路上的能见度恢复到150米后才能间断放行。
呼吸系统患者骤增
俗话说“秋冬毒雾杀人刀”,12月1日,记者从淮南市部分医院了解到,昨晨的一场大雾不但令空气质量受到影响,空气中悬浮的不洁尘埃还导致了一系列慢性病高发,医院接诊的支气管哮喘、老年性支气管炎病号骤然增多,医学专家提醒广大市民,雾天空气流动性比较差,市民外出最好戴上口罩。
当天上午,记者在田区一家医院呼吸科门诊看到,等候区内坐满了前来就诊的患者,其中多以老年人为主。家住新淮村陪老伴前来就诊的周大爷告诉记者:“老伴有晨练的习惯,今早她冒雾锻炼完身体一回到家,就不停的喊嗓子疼、还忍不住总是咳嗽。”经医生诊断,周大爷的老伴是因为大雾天气引发了呼气道感染。
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颜杰告诉记者,当天呼吸科的门诊接待量比上周二骤增三成,除了因大雾引起的哮喘、老年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呼吸系统常见病以外,因天气变化大而出现呼吸急促、咳嗽咳痰的患者也呈上升趋势。因为老年人身体抵抗力较差,所以前来就诊的人群中,以老人为主,而且其中有不少人曾在大雾天坚持晨练。年轻人也占了一定比例,多为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包括气管炎、咽炎等。
颜医师指出,现在不少老年人都有晨练的好习惯,但雾天晨练对身体有害无益,因为大雾天气,空气中的尘埃层降到很低,加上空气湿度大,流动性又差,雾中往往含有多种有害化学物质和浮尘、病原微生物等,冒雾外出晨练对身体危害极大。所以,市民最好等到太阳出来以后再出来散步,如果一定要外出最好戴上口罩,以免吸入过多的有害物质而诱发气管炎、咽喉炎等各种过敏性疾病等。
图一、二为交警在大雾中指挥交通。
图三为高速公路临时封道。
图四为市民雾中出行。
(记者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