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图片新闻 > 这“怪兽”叫“羊獐”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这“怪兽”叫“羊獐”
【字体: 】 发布时间:2009/11/15 23:42:2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11月10日,早报刊登了《长山惊现一对“怪兽”“做客”红薯地》一文,文中报道淮南市田家庵区小刘庄的村民所种植的红薯被一些不知名的动物偷吃。文章见报后,家住田家庵区天桥小区的退休工人蔡家起老先生向早报致信,说这种“怪兽”俗称“羊獐”,现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请当地村民不要猎杀。

      11月13日,现年71岁的蔡家起老先生来到报社。他告诉记者,退休前,他曾经在滁州、安庆、淮南等城市的国营农场工作了近30年,由于长期和庄稼地打交道,自然对于这些偷吃农作物的野生动物不陌生。

      蔡老先生回忆说,过去在滁州市一个丘陵地区的大型国营农场,工人们平时上山砍草干活经常看见羊獐奔跑,它的头小无角、身长、屁股大、四腿细,蹄子像羊蹄,土黄色,头像无角的山羊,是丘陵山区的一种野生草食动物。它的生活习惯像羊和野兔一样,专吃野草、野药、红薯、玉米、瓜果、蔬菜等,不吃活食。它很善良,不咬人胆小见人就跑,而且窜山跳涧很快,蹦得高,跳得远,人根本追不上它。上世纪60年代,蔡老先生在宿松县华阳河农场大平原上也经常看到羊獐在庄稼地里觅食。1985年夏季蔡老先生去淮南农场支援午收,一天上午在园艺队东大麦田里忽然窜出两只羊獐,很多工人跟后追,也没追上。

      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农场的职工和当地农民经常持枪上山捕杀野鸡、野兔和羊獐。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发通知要保护野生动物,公安部门收缴了私人猎枪,从此羊獐等草食动物得到保护、繁殖越来越多,山里找不到食物它们就下山到平原来觅食,它大部分时间在山里丛林里和草丛里栖身,白天出来觅食。“现在国家号召保护野生动物,以达到生态平衡,我们应当加以保护,不可随意捕杀”,蔡老先生说。

      记者查阅资料得知,獐属于“鹿科”动物,学名河麂,主要生活区域在江苏、浙江等地,安徽也是河麂的主要生活区域,位于滁州市的皇甫山自然保护区也是河麂的保护区之一。河麂现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严禁猎捕。

(记者 顾成家 马南南)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