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隐蔽战线上的淮南抗日英雄吴化玉被日寇秘密杀害——70年后,他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一位隐蔽战线上的淮南抗日英雄吴化玉,在复杂的斗争环境中,因“维持会长”的特殊身份,在被鬼子杀害后,其光辉事迹不为大众所知,使得这一秘密埋藏多年。长期以来,这位因抗日而牺牲的英雄却没有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这也成为抗日英雄吴化玉家族及后人心中最深的遗憾。直到一个最关键的证明人进入英雄家族后人的视线,他们才开始了“追烈”申请,中途却又不了了之。直到近两年英雄家族后人重新启动“追烈”申请,在各方努力下,英雄的抗日光辉事迹被完全发掘整理出来,今年9月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吴化玉同志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他的抗日英雄事迹终于得以昭示天下,吴化玉也成为淮南市最新被追认的解放前牺牲的烈士。
进入11月,天气骤然变冷。月初的一天,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来到报社,他的手中拿着厚厚一摞“吴化玉同志追烈材料”。这位老人是吴化玉的外甥方仁义,“吴化玉追烈申请”正是他操办的。记者接待后,方仁义老人的讲述,把我们带到日寇在淮南煤矿肆虐的血雨腥风的年代,而那摞厚厚的追烈材料,也为我们复原了那段特殊的历史:
1938年6月,日本侵略者侵占了淮南煤矿,除了疯狂地掠夺煤炭资源外,日寇还实行了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到处烧杀奸淫,无恶不作,使敌占区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时任九龙岗小学校长的吴化玉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并萌发了抗日救国的念头。吴化玉是大通区九龙岗镇曹店村人,他幼读私塾,精明强干,组织能力强。当时日本侵略者推行奴化统治,建立维持会,身为知识分子的吴化玉成为日本人物色的人选,便胁迫吴化玉当维持会长。
心里憎恨侵略者,却又要当为日本人服务的维持会长,正直的知识分子吴化玉无疑是矛盾的。可他转而一想,用维持会长的身份进入日寇营垒,就能了解日寇,也才能更有效地打击日寇,这样一来吴化玉便释然了。经策划,吴化玉在当年的6月16日,买了一面日本国旗,组织20余人抬着瓜果、禽蛋、畜肉等集中于杨斗门,排队进入九龙岗,迎献日本皇军。日寇头子非常高兴,认为吴化玉对皇军忠诚友善,在吴化玉当维持会长后,不久日寇成立矿业管理所,便又让吴化玉一肩两任当上了矿警队长。
进了日寇营垒,而且也获得了一定权力,吴化玉觉得现在可以利用自己身份,想办法为当地百姓和附近的抗日救国武装做一些事情。他便主动与肥东、定远、淮南等地活动的新四军四支队联系,要求做秘密地下工作。时任新四军四支队敌工科长兼特务营教导员陈辛仁同志确定单线直接领导吴化玉,(解放后,陈辛仁曾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中国驻菲律宾大使。)便委派吴化玉任淮南矿区游击大队大队长。接受我党我军的宣传教育后,吴化玉更加坚定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信心,确立了誓死捍卫中华民族利益的爱国主义思想。
之后,吴化玉以煤矿个人和贫苦农民为骨干,又吸收了一部分船民、矿警队员成立了矿区游击大队,组建抗日地下武装。其时,吴化玉的侄儿吴怀南正在矿警队,也成为一名游击队员,并任地下宣传小组长,负责书写抗日标语和收发各区域的抗日传单。吴化玉以自己的个人影响,聚拢起一股抗日力量,开展抗日斗争。
当时,日寇和伪军实施白色恐怖,新四军活动区军民吃盐都很困难,吴化玉根据敌工科的指示,在1938年7月26日派游击队员冲破日寇封锁线从陆路转水路把食盐送给四支队,解决了部队的缺盐困难。吴化玉秘密指挥的淮南矿区游击大队,先后组织破坏了日寇铁路交通和水路交通,焚烧日寇材料库和汽油库,炸毁日寇锅炉,为新四军四支队筹集粮饷和武器弹药等一系列抗日救国活动。其间,吴化玉还多次奉命刺探日寇情报,报告日寇动态,有时日寇出动扫荡,吴化玉便及时派人通知新四军早作准备。
1939年4月30日,吴化玉配合了新四军四支队特务营夜袭九龙岗矿,活捉一名日本人,打死一名日本兵。夜袭九龙岗的斗争,后来也作为抗战时期新四军打击占领淮南煤矿日寇的事迹而载入淮南史志。在夜袭成功后,为避免暴露,6名参与夜袭行动的矿警人员吴怀南、周义勇(解放后曾任新疆邮电管理局副局长)等,随四支队特务营营长李世怀(解放后任安徽军区副司令等职)撤离。当时吴化玉未暴露身份,他对外假称6名矿警人员被新四军俘虏了,其实这6人去参加了新四军。
在吴化玉及部下配合新四军特务营夜袭九龙岗后,当年7月间,一名交通员在运送抗日传单时被日本便衣和汉奸查出逮捕后叛变,向敌人供出了吴化玉,吴化玉随后被日寇诱捕。吴化玉老母得知儿子被捕后,就与女儿吴化芳一起,把吴化玉家里的文件、革命书籍及淮南矿区游击大队大队长委任状等全部烧掉。后来,日寇和伪军3次来抄他家,都没查到任何证据。吴化玉被捕后,又有人落井下石,向日本人告密吴化玉是新四军夜袭九龙岗矿的内应,日寇极为恼怒,便对吴化玉采用各种酷刑,但吴化玉始终没有透露新四军的一点机密,也没有出卖任何同志。日寇先后把他转移至蚌埠、怀远关押,在狱中吴化玉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日寇看实在得不到什么东西,就于1930年8月20日,在怀远日本宪兵队对其用刑后装入麻袋抛入淮河。吴化玉英勇就义,时年37岁。当时日寇对其是秘密杀害,人们只知道吴化玉失踪了。
吴化玉牺牲后,吴化玉老母思儿过度,撒手而去。经受这样的变故,吴家几乎垮了。吴化玉生前只有一个女儿,在那样的环境中,其经历的艰难可想而之。解放后,吴家人知道吴化玉是为民族大义而死,也想过要去为他争得一个“革命烈士”的荣誉,但这样一户家道衰落的人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家族中没有人有能力做“追烈”申请。而由于当时吴化玉做得是秘密工作,在复杂而又残酷的斗争环境下,知道内情的人极少,即便是新四军干部,也是由四支队敌工科长兼特务营教导员陈辛仁单线直接领导吴化玉,甚至时任在四支队特务营营长李世怀都不知道吴化玉是矿区游击大队大队长。而在绝大多数不知道真相人的眼中,吴化玉只是一个日本人的维持会长。
追认“革命烈士”是很严肃的事情。据了解,对于追认“革命烈士”,党和政府有一套非常严格的认定机制。首先要由死者单位或家属向所在区民政局提出“追烈”申请,然后有一个调查、取证的严格过程。像吴化玉这样的情况,只能由其家人提出申请了。对于解放前那么多年发生的事,关键的证明人不知在何处,当时吴家人普遍没有文化,他们也不知从哪儿入手来证明吴化玉是“革命烈士”。
时间流逝,情况忽然有了转机。1986年,村里有人把《人民日报》上登载的一条关于陈辛仁大使的消息告诉了吴家人。这位陈辛仁正是当年新四军四支队敌工科长,1986年他作为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陪同时任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访华被报道。得知这个消息让吴家人很兴奋,他们马上和在北京国家外贸部的一个亲戚联系,通过外交部寄信给驻菲律宾大使陈辛仁,希望陈辛仁大使能够给予证明吴化玉的革命事迹。陈辛仁大使很快回信,证明了吴化玉的一系列抗日光辉事迹以及被日寇杀害的历史,并在信中称吴化玉是“烈士”,“值得人民怀念与悼念”。
有了陈辛仁大使这个关键人的证明,1987年,吴家人启动了为吴化玉“追烈”的申请,一段时间过去,可结果却是不了了之。吴家人为吴化玉“追烈”的第一轮申请失败了。
一直以来,吴化玉没有“烈士”的荣誉便成为吴家人心中深深的遗憾,吴化玉胞妹吴化芳心里更是始终挂念着哥哥“追烈”的事情。吴化芳小吴化玉3岁,哥哥在1939年被捕时,为不给日寇留有证据,时年34岁的吴化芳与母亲一起烧掉了吴化玉藏在家中的新四军文件和淮南矿区游击大队大队长委任状等物,这件事她记得十分清晰。特别在老年,吴化芳常常说起这些事,她经常给子女念叨:“你老舅打鬼子,被鬼子杀了,到现在连个名分都没有呀。”吴化芳老人很长寿,她活到103岁才去世,算是人瑞了。
吴化芳的儿子方仁义经常会听到母亲提到老舅吴化玉,特别在近几年,退休后的方仁义的子女也已成家立业、工作稳定,家庭不需要方仁义操心了,他有了更多的空余时间。特别在母亲年纪过百后,方仁义就想弥补老人心中的遗憾,了却老人的心愿,也算是尽到子女的孝心。
2007年元月,年近古稀的方仁义开始着手以母亲的名义为吴化玉申请“追烈”,这算是为吴化玉“追烈”的第二轮申请启动了。由于吴化玉牺牲的年代太久远,一些能够寻找到的当事人甚至已经过世,加之第一轮申请时的材料不知什么原因散失,“追烈”申请开始的过程极不顺利。
尘封的往事迷雾重重,如何还原那段历史的真实?方仁义不断找寻一些能够证明的材料,去找寻了解情况的见证人或证明人。离休后居住在北京的周义勇提供了当年吴化玉是“新四军夜袭九龙岗”的内应和策划者的证明,加之近年来修志工作长足发展,一些淮南抗战时期的史料被淮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等部门发掘整理出来,吴化玉的抗日事迹见诸于《淮南煤矿志》、《淮南地方志》等史志。幸亏这些史料,使得吴化玉申请“追烈”申请材料得以充实完善。2009年4月,淮南市民政局形成《关于追认吴化玉同志为烈士的报告》上报,认为“吴化玉同志革命事实清楚,遇难情节详实,符合《革命烈士褒扬条例》之规定。《报告》经由淮南市政府转报省政府,2009年9月,安徽省民政厅下发《批复》,“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追认吴化玉同志为革命烈士。”
第二轮“追烈”申请历时两年零九个月,吴化玉终于得到了“革命烈士”的荣誉。在“追烈”申请进行中,2008年12月,吴化芳老人带着遗憾溘然长逝,享年103岁。吴化玉成为“革命烈士”,这让吴家后人都深感欣慰。得到这个消息后,年逾古稀的方仁义专门赶到母亲坟前,告慰于九泉之下的亲人。
今年9月下旬,新中国60周年国庆前夕,淮南上窑森林公园新四军纪念林陈列馆隆重开馆。10月间,方仁义老人专程赶过去,他看到在那儿镌刻着37位在淮牺牲的新四军烈士的名字,老人便向淮南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提出,希望也将吴化玉烈士的名字刻在那里,希望人们永久纪念那段淮南矿区抗日历史。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答应了老人的请求,方仁义老人说,待吴化玉烈士的名字刻好安置到陈列馆后,他还会去母亲坟前告诉她这个消息。
结束采访后,记者相送方仁义老人时,室外虽然带着寒意,但阳光也依然灿烂,照在身上暖融融的。
(记者 张雪峰 冉 韬 实习生 常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