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60年”淮南市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摄影图片展部分图片摘登
编者按 六十年光辉灿烂,六十年溢光流彩。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淮南和祖国各地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取得了光彩夺目成就。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的“辉煌60年”淮南市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摄影图片展,经过近四个月精心筹备,9月28日上午正式开展。展览分为前言、关怀回顾、经济腾飞、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文明、民生改善、五彩淮南放光辉、淮南明天更美好几大板块,截取60年历史长河的瞬间,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形成记忆的链条,还原发展的轨迹,展示新中国成立60年来淮南取得的卓越成就、发生的巨大变化。现选取部分图片刊发。











60年,溢光流彩
60年,如同一条五彩斑斓的时空隧道。回溯既往,历史与现实在2009年这一特殊年份,交汇并紧紧相拥!历史的碑刻上,写满了这样两个光辉的词语:巨变与辉煌。
60年,如同一部博大浩瀚的历史典籍。翻开典籍,记载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勤劳朴实的淮南人民,在淮南大地上,写下浓墨重彩的光辉篇章!历史昭示着这样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和今天的幸福生活。
60年,如同一首波澜壮阔的华美诗篇。吟颂诗篇,记录着经济腾飞、文化繁荣、政治民主、社会和谐、生态文明、民生改善、党建加强,一座现代化新型能源城崛起于淮水之滨。历史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创新推动发展,拼搏成就事业!
合淮同城开新篇,五彩淮南放光彩。今天的淮南,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迈上科学发展的新征程。展望未来,一个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优良的五彩淮南,正在扬帆起航。一个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相形兼备的魅力淮南,正在加速崛起。一个推进合淮同城化、融入省会经济圈的优势淮南,正在美丽绽放。
时代的车轮,从历史的深处,铿锵而来,滚滚向前!
我们为中国骄傲,我们为生活喝彩!
淮南明天更美好!
图一:国家千万千瓦火电基地。淮南是新中国电力工业摇篮、全国6个煤电基地之一,“皖电东送”领军主力。孕育出国产第一台6000千瓦和60万千瓦发电机组。现有5大主力发电厂,总装机容量840万千瓦。2008年,发电总量460亿千瓦时,是1949年的1025倍。
图二:城市建设日新月异。1949年,全市建成区面积仅2平方公里,城市基础设施几近空白。1978年达40.7平方公里。2008年达107.8平方公里,比1949年增长52.9倍,比1978年增长1.65倍,非农业人口达113万。
图三:人在林中,城在水中。五彩淮南显现山水园林城市、滨河滨湖城市、宜居宜游宜创业城市和谐景象。
图四:国家亿吨煤基地。淮南是中国新型能源之都,华东“工业粮仓”,全国首个建成投产的亿吨煤基地。
图五:“合淮同城”建通途。全省最长的城市隧道“洞山隧道”和淮南首条高速“合淮阜高速”相继建成通车,淮南到合肥的车程缩短至50分钟,两市1小时“经济圈”和“生活圈”格局形成。2008年5月,淮南被正式纳入“省会经济圈”,迈向同城新时代。
图六:豆腐文化发扬光大。1992年以来,淮南市连续举办了16届中国豆腐文化节,成为集文化、经贸、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现代节庆活动,跻身全国十大品牌节庆行列。
图七:教育均衡破解上学难。教育发展水平大幅提高。建立起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
图八:棚户区改造惠及大民生。2008年,总建筑面积55.6万平方米的居仁村棚户区改造工程完工,建成现代花园式小区,安置职工4582户,配套建有中小学、幼儿园等生活服务设施。
图九:劳动创造生活。劳动者最美。60年来,淮南的发展变化,无不凝聚着各条战线、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智慧与汗水。在地层深处,在高高的输电塔,在丰收的田野,在碧波荡漾的湖面……处处闪现着劳动者的身影。
图十:淮南明天更美好。回首,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回顾过去,我们充满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这宏大的场景,象征着开放大气的五彩淮南!这璀璨的灯火,象征着前程远大的五彩淮南。我们为中国骄傲,我们为生活喝彩!淮南明天更美好!
图十一:能源城的红色记忆。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历程和轨迹;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成长记忆。1949年1月18日,淮南解放。1949年3月,设立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1949年4月21日,设立淮南矿区。1950年9月,设立淮南市(县级)。1952年6月,设立省辖淮南市,沿续至今。
总策划 董 庆
策 划 朱传喜 李慧桥 宋光祥
摄 影 淮南市摄影家协会 领衔摄影 迟 军 倪 军
撰 稿 沈国冰 荆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