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9日下午,在苏果超市科技大厦店门前广场上,“拉拉”爱心社的成员们正在这里组织献爱心活动,为福利院的孩子们募捐。
活动现场设置简单,只有募捐箱和简单的标语,一群热心的爱心社成员,不停地与路过的行人交流,呼吁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一分钱、一本书、一件衣服都代表您的爱心!”这句话在爱心社成员们的口中不断传出。
记者看到,许多市民都献出了自己的爱心,同时也纷纷把钦佩的目光投向这些在假日还为福利院孩子们奔波的年轻人。
从十几个人发展起来的爱心社
“拉拉”爱心社在2005年成立之初只有十几个人,是十几个有爱心的网友在网上发起建立的。爱心社的创办者黄婷婷(网名妖拉)回忆,每每看到这么多身处困境的人,她就想做点事情去帮他们一把,基于此,她在网上发帖倡议建立一个纯公益的爱心组织,取名“拉拉”,意为拉起爱心之手,拉起需要帮助的人之手。刚开始,只有十几个人,几经发展,现在已经有固定社员百余人了。2008年,爱心社由于表现突出,受到了淮南红十字会的表彰。如今的爱心社志愿者们有大学老师,有企业职工,还有在校大学生,是同样的爱心使这些本不认识的人走到了一起。
献爱心他们不遗余力……
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就要尽力,这是“拉拉”成员们的共识。在成长的4年里,爱心志愿者们都要定期举行活动。记者了解到,为了每一次的活动,许多人放弃了节假日的休息,募捐、义演、探望,所有活动经费都是由大家筹得,募捐而来的款项和物品则由专人监管。2006年1月26日,募捐1060元给患病的某中学学生方某;2006年7月23日,和古沟沟北小学结对子活动;2006年12月1日,与合肥论坛“七十年代”合作开展合肥行大手拉小手活动;2008年5月31日,社员参与“心在汶川——淮南市文化艺术界大型赈灾义演”活动;2009年1月18日,看望“谢傻子”谢海顺老人等等。这一系列活动是爱心的一以贯之。在2009年6月的一天,爱心社成员从《淮河早报》上了解到患病少年雷震霄的情况后,用了周末两天的时间进行义卖,为小震霄筹得3000多元,送去了爱心的同时也让小震霄更坚强……
在9月19日的当天,记者在募捐现场还看到了一位残疾人,他叫刘联合,谢家集区人。他对记者讲述了自己与“拉拉”之间的故事。刘联合是个重度小儿麻痹症的患者,要靠轮椅代步。在2006年之前,刘联合靠给人修钟表为生,生活勉强维持,但是随着自己的手又意外受创,他再也无法修钟表了,于是刘联合只能在家靠低保为生。正当刘联合为自己以后的日子发愁之时,“拉拉”团队了解到情况后,为刘联合送来了生活必需品并承诺要对刘联合“负责”到底……刘联合动情地说:“只要有爱心社在,只要有妖拉、子扬、肖忆等这些充满爱心的人在,我就什么都不怕了!”
图为募捐现场,市民纷纷慷慨解囊。
(记者 冉韬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