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奔赴海地 淮南警花踏上维和路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奔赴海地 淮南警花踏上维和路
【字体: 】 发布时间:2009/9/2 0:06:0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两年前,儿子小学升初中时,她去潍坊参加联合国维和警察的集训,一走几个月。而今,儿子开学上初三,她又将去海地。8月31日,淮南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反扒大队教导员汪雪艳奔赴海地担任维和使命,一去一年多,或许更长。

      “希望妈妈早日平安回来。”8月30日下午,汪雪艳的儿子方天行一边帮妈妈收拾行李,一边对记者低语。方天行比两年前记者采访他时长高了、结实了,此时他可能更多的是离愁。汪雪艳忙着将日用物品收拾、打包,清凉油、消炎药等药品几乎带了大半箱。“带这么多药干什么?”记者问。“那里缺医少药,我们跟在那的维和警察联系了,他们专门给我们开了195项物品单,虽然有的物品在海地也能买到,不过很贵,质量像我们这上世纪60年代生产的。”看着汪雪艳忙碌的身影,记者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据了解,海地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75%的人生活在赤贫状态下,全国只有20%的居民能用上自来水。海地还是中国唯一成建制派出维和防暴大队的地方,那里的治安状况可想而知。

     “你为什么一定要去呢?”记者不解地问?“我,做一件事就要做完它。”汪雪艳回过头真诚地说。

      为此,她付出了很多很多。3年前,汪雪艳参加了公安部维和警察的选拔,全国仅640多名民警符合条件报名,安徽仅6人。公安部海选结束时,112名民警入围维和中心进行培训,安徽省只有她一人入围,次年,经过了维和中心一个月的培训,她又参加了联合国的甄选考试,6项9轮的“突然死亡淘汰”,一项考试不合格,就立即被淘汰回家,许多人都是含着泪离开的。考试是联合国考官现场打分,现场宣布,最终她顺利地通过了9轮“死亡淘汰”,那年,全国仅51名民警参选人员通过了联合国的甄选。

      由于政策的变化,今年2月,她们又重新面临9轮“突然死亡淘汰”的甄选。甄选比赛在-10℃的大雪中进行,当时,汪雪艳只穿着一件单薄的毛衣和春秋装警服,她冒着严寒参加了驾驶和射击考试。他们51人最终只有32人通过了甄选。在通过联合国考官的电话面试时,又有7人被淘汰。汪雪艳艰难而又顺利地再次“突围”。她自信地告诉记者说:“联合国的选拔既是一个能力的考试,更是心灵上的一种历练。”

      记者采访时,许多朋友给汪雪艳打来告别电话。此时,汪雪艳的母亲也来了。母亲的眼中,女儿小时候就是个不怕吃苦的孩子。汪母说:“雪艳去维和,我烧饭给他(指汪雪艳的儿子)吃。”或许,亲人的支持是汪雪艳最大的动力。

      31日清晨,淮南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的战友们开车来为她送行,目送着她远去的背影,这一刻,记者深深地体会到和平、快乐的生活多么美好,这一刻,记者也更懂得了她的追求和执着。“雪艳,你不仅为淮南公安赢得了荣誉,你更是淮南人民的骄傲。”

      图:汪雪艳母子俩正在收拾行囊。

记者 张 芳 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