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文体新闻 > 贾作光——新中国舞蹈的拓荒牛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贾作光——新中国舞蹈的拓荒牛
【字体: 】 发布时间:2009/8/5 0:44:4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他今年已是86岁高龄,却像个老顽童似的有颗童真的心。他是位满族人,而我们今天在舞台上所看到的几乎所有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都是由他创作出来的。2009年8月4日,记者终于在少儿舞蹈艺术发展论坛上见到了这位中国蒙古族舞蹈的奠基人、新中国舞蹈事业开拓者之一的鹤发童颜、神采飞扬的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舞协名誉主席、著名舞蹈艺术家——贾作光。

      在少儿舞蹈艺术发展论坛上的致辞中,贾老先后两次提到“美丽的淮南、淮南太美了”。他说:“为了少儿艺术事业的繁荣,我们在美丽的淮南相聚。淮南太美了,有山有水,山美水美人更美。”当记者问贾老是第几次来淮南时,他兴奋地说:“第六次了。”

      论坛上,空政文工团编导、中国儿童音乐协会副秘书长金英华说:“贾作光老师太爱孩子了,在上世纪80年代,人们对少儿舞蹈还不重视时,贾老师就全力支持我们。”贾老自己更是表示,参加少儿舞蹈论坛是因为自己不服老,他是来向孩子们学习的,用孩子的眼睛去看世界。论坛上,贾老一再鼓励发言者要用肢体语言去表达,为了鼓励大家,说着他就即兴手舞足蹈起来,现场气氛顿时热烈而活跃。

      贾老在谈到淮南少儿舞蹈时赞赏有加,他说:“好,许多好作品都是淮南的,像《乐呀乐嘟嘟》、《娃娃当自强》等。”接着他说:“少儿舞蹈不能失掉纯真、单纯、生动性、节奏性,淮南少儿舞蹈作为典范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记者深刻地感受到,真正的舞者是用肢体、用整个身心的爱去表达一种真、善、美的情感。愿淮南为少儿艺术默默奉献的人们都和贾老一样拥有一颗童真的心。

      链接

      贾作光出生在沈阳的一个书香门第,1945年,他来到了北京,与一批北大、清华的进步学生一起,创作演出了《苏武牧羊》、《国魂》、《少年旗手》等表现民族气节的舞蹈作品。抗战结束后,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贾作光到哈尔滨的鲁迅艺术学校,拜见我国著名舞蹈大师吴晓邦。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刚刚成立,24岁的贾作光在吴晓邦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这里,可以说,贾作光真正的舞蹈生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1949年,他自编自演的《雁舞》一举成名,从而成为中国蒙古族舞蹈的奠基人。

       图:贾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即兴而舞

(记者 张 芳 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