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电话欠费骗局瞄上六旬老太 银行员工及时揭穿避免客户损失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电话欠费骗局瞄上六旬老太 银行员工及时揭穿避免客户损失
【字体: 】 发布时间:2009/7/29 23:56:1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7月27日,家住谢家集区新华村的张老太接到一个电话,险些让她上了骗子的当,值得庆幸的是,银行热心员工的提醒和帮助,及时揭穿了这场骗术,避免了客户的损失。

      当日中午,年逾6旬的张老太来到位于谢家集区蔡新路上的交通银行,拿出自己的一张银行定期存单和一本定期一本通,要求取出上面总计20多万元的存款。当时正在值班的柜员樊福云仔细查看张老太的两本存折后发现,上面的存款都是定期三到五年的,而款项却是去年才存上,如果现在取出将无法享受原本应该很高的利率。

      樊福云并没有立即为张老太取款,而是让她好好考虑一下,并向她说明现在把钱取出很不值得。但张老太并不采纳银行职员的建议,仍坚持取款。据樊福云回忆说,当时的张老太看起来已有些急迫,神色很慌张,这更让她产生了疑问。樊福云开始试着和老太太聊天,问她是不是要把钱借给别人,告诉她现在把钱取出来借给别人太不划算了;试着让她在一旁坐一会冷静下来再好好考虑考虑。即便是张老太太一再催促取款,樊福云也只为她取出了3000元和一笔5000元的存款,并且每取出一笔钱,樊福云都让老太太坐在一边休息等待一下,并不停和她对话。直到下午三点,张老太总算向樊福云说出了取钱的原因。

      事情是从7月27日上午张老太接到的一个电话开始的,当时家里只有张老太一个人,突然来了一个电话说是邮电局催缴电话费的,电话那头告诉她说她家的固定电话已经欠费1000多元,并说马上把她的电话转接到公安局,以让她了解具体情况。电话转接后,“公安局”的人员说,她们家的账户涉嫌在深圳洗黑钱,她的信息已经被犯罪分子掌握了,随即还报出了她的身份证号码。然后告诉她安全起见,让她把自己账户里的所有钱取出,再存到公安局在人民银行开的账号上,并一再叮嘱张老太不要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张老太一听电话里的人连自己的身份证号码都知道的一点不差,就完全相信了,所以才会发生去银行取钱的一幕。

      樊福云了解了整个情况后,马上明白过来张老太这是遇上电话诈骗了,以前自己在电视上也看到过类似的报道,没想到这次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已在银行坐了3个多小时的张老太此时也冷静了许多,再一听银行工作人员的解释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这次真的遇到骗子了。

      交行蔡新路支行行长陈素萍说,顿悟后的张老太激动地对银行职员们表示感谢,为了劝导她,樊福云等人甚至延误了下班的时间,并始终表现得十分耐心。张老太回家以后还几次返回银行,想要邀请银行职员们吃饭,都被大家婉言谢绝了。

      银行工作人员介绍,现在类似的电话诈骗案很多,骗子多数跨省市作案,通常盗用他人身份证明,异地开设银行卡,以涉嫌洗钱犯罪为由要求事主将所有存款转移到骗徒指定的所谓“安全账号”,诈骗一旦得手,骗子立即异地取款或将存款转移到其它账户。

(记者 张雪峰 实习生 李 荣)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