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枝嫁接更换品种,早熟梨取代晚熟梨,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7月15日,淮南市大通区骑山丰满园园艺场内,一行行的梨树青枝吐翠,成熟的梨儿挂满枝头,园艺场的职工正忙着采收。
丰收的梨园充满欢乐,更让果农高兴的,是这些梨子还能卖上好价钱。在淮南,过去一直种植的都是8月中旬才成熟的酥梨品种,而现在果农采收的这些梨子是7月中旬就成熟的早熟品种,整整提前了一个月,这让淮南市民也能提早尝鲜。
淮南市农委总农艺师高振理介绍,职工们正在采收的是黄冠、翠冠、中梨2号等早熟的梨子品种。在淮南市果树技术推广站的指导下,园艺场采用高枝嫁接技术进行更换,用这些早熟品种取代了原来晚熟的酥梨。以前,晚熟的酥梨集中上市,卖不上价;现在,早熟的梨子提前上市,价格比酥梨翻了一番还多,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在谢家集区李郢孜的淮南市园艺场梨园里,也是同样的丰收景象。果农周庆启一边忙着采收,一边对记者说:“早熟的梨子不但价格好,还比过去省去了一多半农药费和打药的工夫,俺们喜欢种这样的果树。”
淮南市果树技术推广站站长史树仁介绍,淮南市有5000亩梨园,是在上世纪50、60年代形成的,当时引种的都是砀山酥梨。砀山酥梨属于中晚熟品种,各地广为种植,在8月中旬集中上市。集中上市的弊端就是价格过底,前两年在果园里甚至只卖到2、3毛钱一斤,果农种梨树根本不挣钱。加之品种老化,虫害频繁,黑心病、梨锈病等病害又多,一年的生长期中要打9遍农药,费钱费力,严重影响了果农的生产积极性,一些果农宁愿出去打工,有些果园无人管理以致荒芜。
从2005年起,市果树技术推广站开始外出取经考察酥梨的替代品种,他们到了安徽砀山、萧县、又到了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这可是全国最权威的果树研究机构。经过一番考察,市果树站最终确定引种黄冠、翠冠、中梨2号等早熟的梨子品种,这种梨子甘甜适口,并且由于提早成熟,也避开了酥梨集中上市期,商品性良好。为缩短期限,市果树站确定在各梨园采用高枝嫁接技术,即用原砀山酥梨果木主干上嫁接这些早熟品种。
从2006年春季起,淮南市园艺场、骑山丰满园园艺场相继引种了早熟新品种,他们还邀请了郑州果树研究所及砀山园艺所的专家来给梨园进行指导,他们进行集中改接,并采用新的果树整形方法,将以前的平面结果变为立体结果,改良品种的工作进行的很顺利,果品的商品率大大提高,果农的增收也有了保证。
经过几年的培育,现在,这些梨果新品正陆续进入丰果期,曾经已显衰败的老梨园又重新焕发勃勃生机。梨果新品上市,不仅让淮南市民享了口福,也给果农带来了更多的收入。
图为果农孙师傅看着成熟的早梨笑逐颜开。
(记者 张雪峰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