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住洞山新村的吴小姐发现,自己经常购买的福年来早餐在口味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肉包没有原来那么甜了,同时增加了其他一些口味的包子,吃起来感觉不错。”的确,福年来早餐工程淮南生产基地在今年6月份建成投产后,不仅早餐的口味更本土化,同时也缩短了早餐的配送时间,市民可以品尝到更新鲜的早餐了。
7月11日,记者来到位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福年来早餐生产基地,2000多平方米的厂房整洁如新,内设面点、西点、粥类、油炸食品四条工业化流水生产线,公司新培训了40余名来自周边地区的失地农民成为制作工人,为市民制作50多种各类早餐。其中,仅中式早餐就有35种,最近刚开发上市的包菜粉丝包、鱼香肉丝包、酸辣雪菜包等也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好评。据了解,在生产中心投产之前,该公司组织工作人员在各个网点进行了咨询和调研,主要针对淮南市民的口味和开发的新品种等。有市民反映大肉包太甜、糯米鸡太油等,公司在新生产基地投产后,立即着手早餐口味的本土化运作,区别合肥地区的早餐口味,对包子馅进行微调,加重盐和辣的比重,缩小糖份。有一位退休的老干部写信要求针对老年人、糖尿病人,生产无糖的白面馒头,公司经过调研,新产品也于近期上市。
据福年来早餐公司的负责人介绍,原先早晨2点从合肥配送,而现在早晨4点半才开始配送,缩短了配送的时间,生产加工的时间也相应推后,可以让市民吃到更新鲜的食品。配送链缩短了,相应的成本也削减了,公司将这部分利润转化为福利,发放给早餐车经营者,每月的最低保障金提高100元,并由3个月保底延长至1年。今后,公司将在淮南继续发展壮大,将现有的生产基地扩建至20亩,5000平方米的生产中心,并立足于淮南,辐射至蚌埠、宿州和阜阳等地区。目前,大通区的部分网点已经开始经营,主要在大通转盘街、大通集贸市场西门等人流相对集中的地方。9月6日,公司将在潘集投放早餐车。
市商务局的相关负责同志认为早餐生产基地的建成,对于我市早餐产业化进程、产销一体化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淮南早餐生产基地除了能供应我市150个早餐网点以外,今后还能辐射到皖北地区,为打造具有沿淮口味的早餐特色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者 李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