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时政新闻 > 胡锦涛: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充分发挥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胡锦涛: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充分发挥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字体: 】 发布时间:2009/7/1 1:05:0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胡锦涛在建党88周年前夕举行的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充分发挥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胡锦涛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共产党员和
党务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8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9日下午就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问题进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他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最大限度凝聚全党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激发全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巩固党的团结统一,更好地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进一步形成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合力。

  中国人民大学李景治教授、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高永中研究员就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发展党内民主,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我们要从更加坚强有力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高度,把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作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任务切实落实好。

  胡锦涛指出,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体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积极推进党内民主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使党内民主建设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不断提高党内民主建设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胡锦涛强调,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最根本的是要认真落实党章及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党内规章赋予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使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要牢固树立党员主体意识,把激发广大党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党内民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党员权利保障机制,发挥党员在党内事务中的参与、管理、监督作用。要推进党务公开,创新党务公开形式,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渠道,探索和丰富党员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要积极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在广开言路中集中智慧、在民主讨论中凝聚共识。

  胡锦涛指出,要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委员会工作机制,落实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完善党的地方各级全委会、常委会决策和工作机制,加强领导班子制度建设,完善党内民主监督制度。要丰富党内基层民主实现形式,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决策,推进党务公开,切实选好用好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要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提高广大党员民主素质和能力,坚持在实践民主中学习民主、在学习民主中实践民主,深入开展党员权利和义务教育,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发扬民主作风、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巩固和发展党内政治生活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

  胡锦涛强调,各级党委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统一部署,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推动党内民主建设健康有序发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国情党情相结合、发展党内民主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相结合、发展党内民主与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相结合,始终把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放到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大局中来把握、来部署、来落实。要坚持实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相结合,既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意愿得到充分表达,又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维护中央权威,保证中央政令畅通,保证全党步调一致。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