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烈王》上架热销,解码武王墩墓主人传奇人生
(记者 付莉荣)近日,长篇历史纪实文学《考烈王》在淮南各大书店上架热销。10月16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龙湖路的淮南新华书店,店内最显眼位置之一设置了《考烈王》书籍展台,不少读者在这里阅读选购。“非常值得一看!”“大人和孩子都适合反复阅读!”……轻轻翻阅,细嗅书香,读者们给出了一致评价。
《考烈王》由淮南本土楚文化学者、资深媒体人沈国冰历时三年打磨完成,是全国首部聚焦武王墩墓主人——楚国考烈王熊完的文学著作。该书共15.3万字,不仅详尽勾勒出考烈王的一生,更铺展成一幅战国末年波诡云谲的历史长卷。书中以强秦崛起背景,围绕楚国迁都寿春、寿春为都十八年的悲壮历程及考烈王与春申君等人的恩怨情仇展开叙述,深入探寻了考烈王的历史形象与贡献,还原八百年楚国最后的辉煌与悲壮。
读者芦女士告诉记者,她已经购买此书并看了一部分,书中结合了武王墩新出土的文物进行剖析,既阐明了楚国迁都寿春的缘由,也讲述了考烈王凭借坚韧与智慧维系楚国八百年基业的历程。“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淮南人,这本‘身边的历史’读起来更有代入感,再提到家乡文化时,我会更加有底气。”
“我一直对武王墩墓的发掘和考烈王那段历史很关注,但了解不够多。”读者彭先生常年在国外工作,近日回国便来到书店看书,“这本书会告诉我更多关于考烈王的细节,让我对这个人物的形象和楚国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所以我对它的内容很期待,相信它对更多人了解淮楚文化会有更积极的影响。”
《考烈王》的出版填补了武王墩考古发掘研究、淮南楚文化研究、淮南楚史研究、寿春城历史文化研究等方面的多项空白。湖北省社科院原副院长、楚国历史文化学会会长刘玉堂评价其为“基于史实的文学呈现,展现八百年楚国最后一位雄主的传奇人生”;武王墩墓考古发掘项目领队、考古学家宫希成则认为,该书能让读者“一览武王墩墓主人波澜壮阔的一生,倾读楚国晚期图强中兴的奋起,看尽八百年楚国最后的余晖。”
淮南书城图书发行员游雪介绍,目前读者对《考烈王》这本书关注度较高,淮南新华书店、新华书店人民公园店等各书店备货充足,均在热销中。在书中,考烈王将穿越2200多年时光与读者重逢,展现其传奇人生与楚国最后的文明余晖。
图一:《考烈王》上架热销。图二:读者翻阅《考烈王》。
(记者 苏国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