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皖第一家设立市级义保督查员的城市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正大刀阔斧地在淮进行,各县区及学校是否按规定管理经费和使用公用经费?教育收费是否规范?6月2日上午,淮南市教育局聘任了7位同志为2009年度我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市级督查员,为能源城教育“把脉”,更好地将这一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从即日起,淮南各区县及学校将随时接受“市级督查员”的教育突击检查。据悉,淮南是全省首家设立市级义保督查员的城市。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高瞻远瞩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举措。该机制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今年淮南有27.9万名中小学生从中受惠,17.02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将享受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教科书政策,11342名学生还将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和城市低保家庭享受“两免一补”资金。
实施好这一惠民政策的关键在落实。新机制实施之初,淮南市教育局就作出决定:从全市中小学校选聘7名德才兼备的财务主管担任义保市级督查员。而今,通过层层选拔,最终确定淮南九中分管财务副校长肖国银、淮南一中财务科负责人刘林、淮南十四中财务科负责人常国美、淮南十中财务科负责人陈艳红、淮南二十一中财务科负责人曹波、淮南实验中学财务科负责人桂凌志、淮南六中财务科负责人刘桂芳为义保市级督查员。
6月2日上午,7名义保市级督查员从淮南市教育局局长葛晓辉手中接过《督查员证》。他们的任期为一年,一年中受淮南市教育局委托,7名义保市级督查员将分别对八公山区、田家庵区、大通区、谢家集区、潘集区、凤台县、毛集区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情况行使督查职能,并配合省独立督查员开展工作。
新聘义保市级督查员上岗后,将通过走访地区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对义保机制改革组织机构和工作机构建设情况、有关部门改革资金预算安排和落实情况、学校公用经费运转使用情况、规范学校收费行为情况和义保机制改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重点督查。今后,7名义保市级督查员每月在基层工作时间将不少于3天,每月随机督查2所以上中小学校,并对每月督查情况撰写督查调研报告,上报市教育局。
(记者 黄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