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今日视点 > 微短剧融合文旅打造淮南新IP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微短剧融合文旅打造淮南新IP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5/7 8:10:2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微短剧融合文旅打造淮南新IP
本土微短剧《武王墩传奇》演员海选启动

(记者 张雪峰 摄影报道)近日,淮南本土微短剧《武王墩传奇》演员海选正式启动。据介绍,《武王墩传奇》微短剧由淮南本土影视公司出品、本土创作团队打造、本土演员招募、淮南本地取景拍摄,旨在激发本土化影视创作力量的同时,推广宣传淮南文旅及故事。

《武王墩传奇》制作方为淮南市大想影视文化传媒公司制作,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等协助。首场演员海选活动基本以热播央视大剧《六姊妹》在淮拍摄时的群众演员为班底,由导演组、资深演员和行业专家组成的评委团,从表演张力、角色塑造、舞台表现力等多维度进行综合打分。最终入选者不仅能参与《武王墩传奇》的拍摄,获得专业团队的全方位打磨。制作方表示,演员海选启动后,还将有多次海选活动。无论是科班出身的专业演员,还是热爱表演的素人新星,只要心怀对角色的理解与热情,都可参加《武王墩传奇》演员海选。“这里就是你绽放光芒的起点!”制作方表示,在为本次《武王墩传奇》招募演员团队的同时,也将通过此次契机,寻找淮南热爱表演的影视新力量,为后期更多影视创作储备坚实的力量。

海选现场,参与选手依次进行3分钟即兴表演及评委问答,内容可围绕历史人物、情感冲突等主题自由发挥。《六姊妹》的群演王红是九龙岗人,这次不仅来参加海选,她还带来了德国籍丈夫王安迪。王安迪上台表演了才艺,这位外国友人的参与,更增加了海选活动的话题度。

近日,闻名全国的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入选2024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作为经科学发掘的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为研究战国晚期楚国高等级陵墓制度以及楚国东迁后的历史文化,提供了系统性的考古资料。以此史料为背景,淮水之畔的文艺界人士开启了影视化微电影创作之路。

据了解,《武王墩传奇》微短剧为“穿越剧”, 2-3分钟一集 ,共60集。主要讲述了现代青年欧阳在参观楚文化博物馆时,因触碰神秘青铜鼎意外穿越到战国时期的秦国边境,卷入楚考烈王熊完的逃亡危机,上演跨时空精彩对峙的同时,挫败秦王阴谋,助熊完登基为楚王。故事在古今交织的荒诞与温情中收尾,留下守护历史与文化的深意。

《武王墩传奇》计划6月开机,拍摄周期15天,微短剧古今交替,情节呼应,将现代文旅、非遗等内容融入剧情,以竖屏短剧快速直给的特点与观众产生共鸣,以反穿越的剧情映射当今,并同步制作 12 集(暂定)横屏短剧(每集一个文旅景点,包括寿县、八公山、安丰塘等;一个传统非遗,包括寿州窑、紫金石、传统剪纸等;一个当地品牌,包括熟知的豆腐宴、牛肉汤等),以角色视角贯穿全剧,游玩和介绍各个文旅景点和非遗传承及当地品牌。线下,剧中人物还会配合当地文旅组织各种活动,与观众和游客互动,打造属于淮南自己的影视人物IP,实现长期效益长尾收益。

据制作方介绍,《六姊妹》的热播及武王墩的热度,淮南形成了“一城双响”局面。《武王墩传奇》结合史料记载,以时下最热门的竖屏微短剧形式创作,尊重历史基础的同时,采用了文艺化、影视化的手法重新创作演绎。随着考古发现与影视创作的双向赋能,这部微短剧有望成为展现淮南历史厚度与文化魅力的新窗口,推动“文旅+影视”融合模式在淮落地生根。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