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校园招聘会速写

5月14日上午,气温突降,天空中还飘着蒙蒙雨丝,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热情却没有因此变冷。在安徽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来自合肥、淮南等地的40余家企业正在这里摆摊招聘,每个摊位前都挤满了渴望求职的大学生。
张丽娟的眼睛紧盯着招聘栏,并不时在手中的小本上记录着。记者看到,在她的本子上,详细地写着几家单位的用人需求和职位要求,对个别单位,小张还留心地用笔打了勾。小张说,“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小张是安理大08届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在苏州一家外贸公司任职。受金融危机影响,公司外贸不畅,今年初公司进行裁员,和其他新进人员一样,她重新回到了大学毕业生求职大军的行列。“刚看到一家时装公司招聘业务员,要求是英语或国际贸易专业,觉得很适合自己,打算去试试。”小张对记者说。采访中,记者发现和其他求职大学生怀抱一摞摞精美的简历不同,小张的简历很简单,只是一张彩色的硬质纸片。“这样可以节约一点开支。”小张说,现在自己失业在家,刚报名参加安徽省公务员考试,以后有时间打算再报个会计班和英语口语班,考个资格证和翻译证,为自己更好就业增加一点筹码。
在上海艾科思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招聘台前,安理大09届化工专业毕业生段星正忙着填写求职登记表。小段说,“自己已经有了几个意向单位,考虑到工作地点和待遇,想再碰碰运气。刚给艾科思公司递交了求职申请表,接下来就是等待面试。”记者问他是否有意参加公务员考试?他说,公务员考试竞争太激烈,希望很渺茫,而且持续时间很长,从报名、复习、考试到面试、体检、录取,要几个月时间,像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考试成本也大。“与其挤着过‘独木桥’,不如多跑几个招聘会,多寻找一些机会。”小段微笑着说。
在招聘会现场,记者还看到了一群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明年就要毕业了,先来了解一下情况,刚看了几个招聘单位的用人要求,感觉自己还需倍加努力,尤其要多加强实践锻炼才行。”大三年级自动化专业的李少宁和袁渊捷对记者说。
“工作很难找!”是采访中求职大学生透露给记者的最强信号。而面对就业寒冬,他们是坚强的,跑招聘会,参加公务员等各类考试,参加培训班,苦练内功,增加就业筹码……他们在积极适应着、挑战着。就业寒冬,这个特别的时期,给他们上了特别的一课,让他们学会了节约,学会了适应,也学会了坚强。
(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