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今日视点 > 让国粹薪火照亮梨园新萌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让国粹薪火照亮梨园新萌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11/11 10:13:2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北京京剧院六赴淮南基层传艺
让国粹薪火照亮梨园新萌

(记者 罗静)11月9日,淮南市李北营少儿京剧团的练功房里弦歌不辍、掌声阵阵,北京京剧院送文化入基层慰问活动在此热烈展开。这已是北京京剧院第六次将国粹艺术的春风送入淮南,此次他们深入基层京剧艺术园地,不仅带来了亲切问候,更通过手把手的精准辅导,为正在成长的京剧新苗们点燃了瑰丽的艺术之光。

现场,京剧院的艺术家们一现身便被孩子们热切的目光包围。练功毯上,青年教师们俯身示范、细致讲解,从云手山膀的身段架势,到唱念做打的节奏拿捏,每一个环节都浸润着耐心与专业。专注练习“原地前桥”的小学员在老师指导下反复调整姿态,北京京剧院优秀青年马派老生张凯在观摩后连连称赞:“孩子们展示的原地前桥、圈旋子等基本功非常扎实,这样的功底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坚持。京剧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瑰宝之一,看到年轻一代能如此传承担当,对弘扬传统文化意义深远。”

在个性化辅导环节,学习京剧已7年的黄译墨格外珍惜与名家面对面讨教的机会。经过北京京剧院优秀青年张派青衣侯美的逐一分解演示,她豁然开朗:“今天老师把动作细节拆解得很透彻,我意识到自己之前太注重框架,忽略了内在支撑。现在明白了问题主要在气息不稳、核心无力,动作的‘范儿’总欠火候,并且眼神表情还没学会跟着人物走。”这番感悟引得侯美频频点头,她欣慰地看着小学员们说道:“去年来淮南时见过这批孩子,今年明显长大了、长高了,更可贵的是基本功比去年扎实许多,眼神里多了对角色的理解。”

穿梭于孩子们之间的北京京剧院优秀青年程派青衣沙霏,已是第6次参与淮南基层活动,却是首次踏进少儿京剧团。看着满室认真练功的小身影,她不禁动容:“见到这么多孩子喜欢京剧,看到我们祖国的花朵这么用功努力,虽是娃娃唱大戏,脸庞稚嫩,但眉宇间透出的那股专注和认真劲儿,格外令人感动。仿佛看到自己小时候学戏的那份纯粹和热爱。”她仔细观察着小学员们的练习状态补充说:“能明显感觉到传统文化在基层扎根,这一点非常可贵。京剧艺术需要代代相传,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走得长远,正所谓娃娃唱大戏,只有让国粹在下一代中站稳脚跟、唱响开来,方能使其传播得更远,传承得更久。”

浓浓京韵萦绕在练功房的每个角落,艺术家与小学员们的身影在镜墙前交织成一幅薪火相传的生动图景。据悉,北京京剧院持续开展的送文化入基层系列行动,不仅以高频次、高水准的互动丰富了京剧票友的精神文化生活,更通过精准的辅导为地方京剧传承注入了专业力量,推动国粹艺术在基层全面开花。这些跨越南北的艺术相遇,正悄然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种子,待他日破土成林,必将让国粹艺术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