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今日视点 > 今日笔下千钧力 明朝史册万古声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今日笔下千钧力 明朝史册万古声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11/7 8:57:3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今日笔下千钧力 明朝史册万古声
——第26个中国记者节献词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的殷切寄语犹在耳畔,“持续推进‘五大攻坚行动’,加快实现‘六个新突破’”的铿锵号角仍在回荡……时间不语,惊觉秋来霜至;笔耕不辍,第26个中国记者节如约而来!

巍巍青山依旧,滔滔淮水沧桑。这一年,全市广大新闻工作者扎根淮南这片热土,用文字描绘事实,用镜头捕捉瞬间。无论是国家大事的波澜壮阔,还是地方转型的万千气象,亦或是市井生活的人间烟火,都在记者的笔触下见证、记录与传播。

这一年,我们的笔尖,深度感知着城市转型发展的强劲脉搏!

从总投资228.5亿元的全省第一批重大项目动员,到总投资154.5亿元的全省第四批重大项目开工,我们的文字中踊跃着工业轰鸣的交响;从淮桐高速庄墓河特大桥首件钢箱梁吊装完成,到历时82天实现主桥合龙;从淮南淮河大桥建设掀起的施工热潮,到淮河上升起的“钢铁琴弦”,我们的镜头播放着交通会战的壮歌。

中兴路下穿桥通车,拓展群众“幸福路”;“合淮新快线”发车,为市民来往淮南合肥提供新选择。我们记录这些变化,因为我们知道,每一条路的延伸,都是城市发展的脉络;每一次交通的升级,都是城市转型的澎湃动能。

从凤栖湖公园将昔日“生态疮疤”变成今朝“绿色名片”,到九龙岗百年大井焕新归来尽展工业美学;从采煤沉陷区治理绘就资源型城市转型新蓝图,到50亩漂浮式水稻迎来丰收——我们记录下的,是一座城市绿色转型的生动实践。

这一年,我们的镜头,敏锐捕捉着城市文明温度的生生不息!

我们记录过“郜大姐”36年如一日,忠诚当好群众身边平安守护人的感人故事;我们报道过中国好人杨维云“只要有爱哪里都是讲台”的动人情怀;我们书写过用爱育心、点亮乡村教育之光的刘丽丽和赵晓娜。这些平凡人的不平凡,正是城市温度的源泉。

我们不会忘记,“三九”寒月下,寒风刺骨中,淮上晨渡辛苦种菜人的身影;我们不会忘记,为爱勇敢捐髓、点燃生命火种的淮南小伙马强;我们更不会忘记,六年四次配型终圆梦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王彦策。这些普通人的善举,通过我们的报道,汇聚成城市文明的暖流。

我们报道社会救助“全省首个政策包”上线,关注民生保障网的织密织牢;我们聚焦城市书房、惠民菜篮子等民生实事,感受“民之所望”成为“政之所向”。这些点滴变化,通过我们的笔端,汇聚成城市进步的画卷。

这一年,我们的目光,持续汇聚着城市拥抱未来的奋进力量!

当“淮南智造”闪耀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当2025世界旅游小姐中国年度冠军总决赛邂逅世界风华,当武王墩一号墓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我们看到的是一座城市底蕴的焕新、自信的绽放、活力的迸发。

当“淮南牛肉汤”集体商标正式获批注册,我们与有荣焉;当“超级皖”美食争霸赛淮南城市战队选拔赛冲上新华网总网首页,我们倍感自豪;当登顶8163米马纳斯鲁峰的淮南姑娘杨婷婷说“归来最念家乡牛肉汤”时,我们与她一同品味乡愁的滋味。

十运会期间,我们用“运动开‘淮’盛会‘燃’城”的报道,展现城市的青春活力;在春申里文旅街区,我们用笔和镜头记录下城市烟火气;我们通过大篇幅、大笔墨,展现楚风汉韵、魅力淮南。

也是在这一年,我们迎来了一场属于新闻人的深刻变革。

“纸媒寒冬”扑面而来,媒体融合大势如潮,每一位新闻人都不可避免地站在风口浪尖,迎接时代的考量。所以,淮南市新闻传媒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从“相加”到“相融”,我们展开了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

但,改革,必有阵痛。可,改革,势在必行。

所以,我们打破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壁垒,构筑“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全媒传播”的“中央厨房”;

所以,我们推动纸媒记者向全媒体记者转型,让文字、镜头融汇成讲述淮南故事的新声力量;

所以,我们深耕本土,让“淮河早报”改版扩容,让“观淮”联通万家,以融合之效放大主流舆论之声;

所以,我们以深度策划破题,以“内容为王”作答,让产业转型的坚韧步履、城市更新的“精雕细琢”、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生态修复的“久久为功”、社会治理的温情成果,通过我们的笔端与镜头,传向更远方。

这!就是我们的回答,是全市新闻工作者在挑战中育新机的勇气,更是在变局中开新局的担当。

从最初的迷茫与适应,到如今的积极拥抱变化,我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

坚守职责使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坚守初心如磐——做时代的记录者,历史的书写者。

坚信未来将来——今日笔下千钧力,明朝史册万古声!

值此第26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我们向长期坚守在新闻舆论阵地、主战场的新闻工作者,致以最真诚的节日祝福。

我们也致敬所有依然在路上的人:致敬那些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逆流而上的身影,致敬在电脑前为每一个标点反复推敲的专注,致敬每一道在黑夜中俯首案牍的孤独,也致敬每一份在变革中坚守前行的勇气!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愿我们永远保有对世界的好奇,对正义的渴望,对语言的虔诚,对人的温情与体谅。愿我们的笔,既能记录波澜壮阔的时代叙事,也不错过每一个平凡灵魂的微光。

记者节快乐!

(尚家起)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