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聚力打好健全组织体系、创新服务机制、凝聚多元共识等基层治理“组合拳”,凤台县在探索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上坚持寻求高质量解题思路,“红色引擎”激发出强大发展动能。
健全组织体系,强化核心引领
凤台县探索“社区共治+居民自治”管理模式,构建“城镇党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红色治理组织链条,打造“心连州来”党建品牌,实现服务“零距离”。积极推进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整合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站、文化驿站等功能区域,配齐党建书籍、会议设备、便民工具等物资,建设一站式党建阵地。建立“县统筹、乡管理、村使用”运维机制,定期开展阵地功能评估。组建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实施“头雁夯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优”工程,在条件成熟的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建立党支部或选派党建指导员,推动“红色物业”建设。实行干部“3+1”下沉机制,每周固定3天入网格,至少办1件实事,充实基层治理力量。
创新服务机制,强化党群纽带
该县构建“县政务服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开设助老助残专窗、“凤还巢”人才服务通道。印制“社区连心服务卡”,包含社区服务内容、应急联系电话、供水、用电、用气、通讯网络和便民热线等关键信息,方便居民随时联系、快速求助。制定“三方”协商议事规范指引,落实“五议两公开”议事决策程序。学习借鉴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重点打造“凤调语顺”“稻花香里说丰‘议’”“凤言献策”特色品牌。全县累计开展“三方”协商议事125次,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常态开展“入住第一课进小区”“公共服务日进小区”“巡回法庭进小区”“解难协调会进小区”等“四进小区”活动。实行进驻小区与党组织覆盖、孵化成长与党建业务指导“双同步”,引导社会组织全面参与小区空间运营、“一老一小”服务等民生实事,解决电梯加装、停车棚改造等事项363件。
凝聚多元共识,强化治理成效
该县以“干部下沉听诉求、资源下沉强支撑、服务下沉优供给”为着力点,通过常态化“周三走访日”、座谈访谈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群众对作风建设、基层治理的意见建议,把群众“监督清单”变成干部“履职清单”,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推行“党员先锋+”工作模式,通过设岗定责、示范引领,推动党员在基层治理中当先锋、作表率。遴选23名新就业群体党员组建“红色先锋队”参与社区“党员责任区”,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划分服务网格,积极参与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日常事务;针对老年群体,组织党员与独居老人“结对认亲”,开设社区老年学堂、健康小屋。整合社区热心居民、返乡大学生、退休教师、退伍军人等力量,组建“邻里帮帮团”“青春服务岗”“银发智囊团”等特色志愿队伍。通过“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机制,精准对接民生需求。同步开展“星级志愿者”“最美服务团队”评选,通过宣传栏、微信群等平台宣传先进事迹,营造“人人争当志愿者、个个传递正能量”的浓厚氛围。
(记者 贾静 通讯员 魏银娣 常开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