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凝聚巾帼力量 绘就妇女发展新画卷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凝聚巾帼力量 绘就妇女发展新画卷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11/6 9:05:4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今年以来,田家庵区妇联始终以促进性别平等、赋能女性发展为核心,在创业就业、家庭建设、儿童友好、组织覆盖等多个维度持续发力,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基层落地生根,为现代化幸福美丽田家庵建设汇聚了磅礴的“她力量”。

创业创新,激活女性发展“一池春水”

田家庵区妇联以“巾帼创业就业促进行动”为抓手,构建“政策引导+平台搭建+技能赋能”全链条服务体系,助力女性突破就业瓶颈,实现人生价值。

精准对接需求,拓宽就业渠道。该区妇联联合区人社局等部门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招聘会,创新设立“妈妈岗”弹性就业专区,为无业宝妈提供灵活就业机会,累计收到简历60余份,成功推荐20余人上岗。组织80余名妇女参加全市“巾帼风采”女性专场招聘会,提供政策咨询、职业规划等一站式服务,助力女性(女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该区妇联联合区商务局推进“放心家政”暖民心行动,开展母婴护理、养老护理等家政技能培训12场,惠及700余人次,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依托省级促进妇女健康和创业发展扶持项目——淮南市乐学职业培训学校,开展电商运营、手工编织等特色培训,辐射带动300余名妇女创业增收。

培育示范项目,激发创业活力。该区申报并实施省、市级妇女创业扶持项目2个,带动数百名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形成“培育一个、带动一片”的示范效应。

幸福驿站,构筑家庭文明“温暖港湾”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田家庵区妇联以“皖家幸福驿站”为阵地,整合资源,创新服务,将家庭文明建设融入基层治理。

打造家门口的“幸福港湾”。该区推进省、市级“皖家幸福驿站”项目建设,争取省、市妇联经费支持8万元,新淮街道文化社区、洞山街道新村社区等站点通过心理咨询、亲子活动、法律援助等服务,惠及家庭2000余户。同时,实施“微心愿”家庭包项目,联合爱心企业为78户困境家庭送去价值23400元的物资,传递社会温暖。

守护儿童成长“最后一公里”。该区实施儿童友好社区建设项目,争取省、市妇联经费支持11万元,洞山街道黎明社区、国庆街道金豪社区及新村社区通过改造儿童游乐设施、开设“四点半课堂”、组织亲子实践活动等方式,打造安全、趣味、包容的社区环境,惠及儿童1000余人次。“守望童年”项目招募8名大学生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课业辅导、心理陪伴等服务,织密儿童关爱保护网。

强基扩面,织密妇联组织“服务网络”

为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田家庵区妇联创新推进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中的妇联组织建设。目前已建成市级淮畔“徽姑娘”暖“新”角2个,为外卖骑手、快递员等群体提供暖心服务,拓展了妇联的服务半径,增强了妇联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以前总觉得妇联离我们有点远,现在这个暖‘新’角就像个歇脚点,能喝水、看书,还能咨询权益问题,感觉很贴心。”外卖员王师傅在生态新城社区暖“新”角休息时高兴地说。

同时,该区妇联积极推荐申报省级农村产业女性带头人、省级“美丽庭院”示范户,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结合“三下乡”活动,今年以来开展普法宣传、健康讲座、维权服务30余场,覆盖妇女群众3000余人次,引导农村妇女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共建美好家园。

(通讯员 耿晶晶 记者 何婷婷)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