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法制新闻 > 法院阶梯式调解 促建工纠纷案和解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法院阶梯式调解 促建工纠纷案和解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10/14 11:12:3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线上沟通、线下沉淀、云上确认
法院阶梯式调解 促建工纠纷案和解

(记者 廖凌云 通讯员 陶志宜)近日,田家庵区人民法院涉企审判团队通过“线上沟通、线下沉淀、云上确认”的阶梯式调解模式,成功促成一起争议焦点繁杂、事实核查困难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达成和解并履行完毕,赢得了双方当事人的一致好评,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最佳效果。

原告公司系施工单位,被告公司系建设单位,双方就工程结算问题僵持不下。面对难题,承办法官决定将调解工作前置、做深做实。首先,承办法官与双方代理律师组建了该案专用微信群。在微信群内,承办法官通过视频连线,引导双方代理律师围绕每一个争议焦点,对所涉事实证据进行多轮提交、质证与核对,逐步固定了无争议事实,为后续调解打下了坚实的“事实基础”。

在基本事实清晰后,承办法官将沟通重点转向法律适用,继续利用微信群这一平台,组织双方律师就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逐步消弭分歧,搭建起调解“主体框架”。

在给予双方代理律师充足时间与各自的当事人进行充分沟通和方案沉淀后,承办法官把握时机,运用“云上法庭”组织线上正式调解。参照前期达成的框架,引导双方对调解协议的每一项条款、每一句表述及关键措辞进行细致推敲,确保协议内容清晰明确、具备可执行性,真正做到了“量体裁衣”、精准化解。最终,双方当事人就所有争议事项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公司在协议签署的当天下午,便主动付清所有款项。自此,双方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本案的成功调解,是田家庵区人民法院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的又一典型案例。承办法官通过“微信群预沟通+云法庭终确认”的线上线下联动调解模式,不仅高效化解了矛盾纠纷,更极大降低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赢得了双方当事人的高度认可。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