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付莉荣)“同学们,在这种中级地震中,你们就能明显感受到课桌在晃动。震级每增加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约相差32倍。”10月13日,淮南实验中学组织学生走进市地震科普馆,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增强防灾减灾意识。馆内,讲解员在地震体验平台模拟教室中,耐心为学生讲解地震知识,学生们亲身感受到不同等级地震波造成的课桌椅晃动等现象。
在地震科普馆室外科普展览区,通过讲解员的生动讲解,大家详细了解了唐山、汶川、海地等国内外典型地震事件的历史背景、灾害影响以及伤亡情况。一组组反映受灾范围、伤亡数量的震撼数据,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地震灾害的严重性与不可预测性。
在地震科普馆现场,讲解员结合宣传展板、实验设备与模拟场景,介绍了地球结构、地震成因及地震波传播原理等基础知识,并讲解了避险与逃生自救方法,同时展示了我市在地震监测、预警和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工作成果与经验。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后,通过VR地震应急避险设备、模拟体验、互动答题和实验操作,更加有效地学习了防震减灾知识,提升了应急避险能力与防灾减灾意识。
据悉,10月13日是第36个国际减灾日,主题为“投资韧性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市地震局围绕普及韧性理念和防灾减灾知识技能,深入开展安全宣传“五进”活动,针对不同群体创新灾害风险防范宣传教育形式,全面提升全社会对灾害韧性建设的认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