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雪峰)9月17日,在“奋发有为往前赶——加快淮南高质量转型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市科技局做了“点燃创新引擎赋能蝶变跃升”的主题发布。
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聚焦市委市政府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在聚焦“点”上突破,精准滴灌创新平台建设和创新人才培育。今年以来,深部煤炭安全开采与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用房已建成,煤炭无人化开采数智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正式启动,获国家“两重”建设项目支持资金4954万元。安徽省先进煤基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研究院节点验收考核完毕,获省资金支持600万元。向省科技厅报送省联合共建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需求6个,获准编制指南2个。安徽大学寿县技术转移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安徽(新桥)分中心、“工大智谷”淮南分中心科创服务平台签约落地。2025年,新认定省企业研发中心9家,新认定省科普基地4家。高质量开展2025年度“双创之星”“科技副总”验收评审工作。安徽高等研究院校企联合人才培育和科研攻关项目获教育部批复,淮南市获批15项。
同时,强化“线”上协同,串珠成链推动创新主体培育和成果转化。兑现1400万元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奖补资金,分三批次开展高企申报工作,第一、二批高企共169家企业通过省专家评审,第三批38家企业进入市级联审。1至7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14.2%。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总数达799家。截至8月底,我市吸纳技术合同146亿元,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76.6亿元,全省排名第5、第7位。
另外,拓展“面”上覆盖,厚植沃土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聚焦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以产业链为主线,推动创新资源高效聚合,深入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构建“体”上融通,全域赋能推动创新生态和要素保障深度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