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做优“软环境” 夯实“硬实力”——我市打好政策“组合拳”持续推进优化为企服务专项行动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做优“软环境” 夯实“硬实力”——我市打好政策“组合拳”持续推进优化为企服务专项行动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9/11 10:44:1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以前办理企业迁移登记我们要迁入地和迁出地来回跑,现在只需在网上提交一次材料,不到一个小时就变更完成了,这个‘迁移一件事’功能非常方便!”企业工作人员由衷感慨,通过政务服务网“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端口,全程不见面顺利将企业迁入田家庵区。
   今年以来,我市通过多维度政策“组合拳”,持续推进优化为企服务专项行动,从政务服务、金融支持、政策落地、动能培育、权益维护等多方面入手,显著提升服务企业效能,优化营商环境,举措务实,成效明显。
政务服务提档
   我市在全省率先推行“企业用工登记一件事”改革,将劳动用工备案、社保增减员、医保增减员等10个事项整合为“一窗通办”。现在,企业只需填写一张申请表,即可完成全部手续,办理时限从3个工作日缩短至“即来即办”。过去企业要跑三个部门、取三次号、填多张表,现在只需跑一个窗口,提交一次材料。
   打破地域壁垒,实现企业迁入申请、迁移调档等事项“一次申请、集成办结”,将原有“四个环节跑两地多次申请”的流程简化为“一个窗口一次申请”,实现市场监管、税务、公安等部门数据互通,申请人可以直接向迁入地窗口提交申请,迁出地窗口协同办理,无需往返奔波。
   今年以来,已上线企业注册登记、企业水电气网、数据填报等15项涉企“一件事”,“一件事”累计办件量3132 件,企业办事效率大幅提升。
   金融效能提升
   科博达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在项目建设中存在融资需求,工行淮南分行积极对接企业母公司、工行上海张江支行,组建银团优化方案,仅不到1个月,即完成3.2亿元的授信审批,有力支持了项目建设。
   《淮南市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淮南市金融服务发展效能提升行动方案》先后出台,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推进企业贷款融资成本试点工作。5月末,全市已累计为2.3万户次小微企业提供授信212.25亿元;制造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36.53亿元,增速高于全省9.2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
   农行寿县支行、保险公司为安徽维卡门窗股份有限公司量身定制出口信保融资产品,为企业办理4笔出口信保融资业务,投放贷款803万元。市、区农业农村局主动联系银行和担保公司,为安徽淮记食品有限公司跟踪贷款审批,提供经营状况、享受补贴等证明材料,企业获得760万元低息贷款。
   政策落地提速
   “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行动”“工会送岗位、乐业在江淮”等447场招聘活动陆续登场,服务企业6761户次,实现稳定就业4870人。在市内外高校举办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37场,服务企业586户次。
市委人才工作局为国力液压装备有限公司对接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与7名高校毕业生达成就业意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持续帮助淮南钱潮轴承有限公司对接安徽建筑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高校,帮助解决人才、用工150余人。
市商务局持续为企服务加力、提振信心,举办外贸优品中华行、“五进”等活动,80余户名特优企业参展。为安徽省聚通服饰集团有限公司定制铁海联运物流方案,企业每高箱物流成本下降3000元,降幅50%。
编制《淮南市惠企政策白皮书(2025版)》,汇集全市惠企政策130项,梳理“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政策服务52项。今年截至6月,已争取省级惠企政策资金6685.8万元,兑现市级资金4989.6万元,惠及企业(项目)718户次,惠企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企业发展信心倍增。
   动能培育提级
   今年2月出台《淮南市制造业培优促强扶大工程实施方案》,持续实施制造业发展三年倍增行动,推动快投产、快升规、快提质。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1户,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达1020户,全市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
制定《淮南市实施“1234”数字赋能行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案》,新增基础级智能工厂51家,10个项目入选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煤化工园区被评为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园区。
实施《推动先进制造业“双招双引”和产业培育提质增效(2.0版)实施方案》,深耕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今年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42亿元,同比增长28%;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实现产值20.4亿元,同比增长31%;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产值64.4亿元,同比增长17.1%,增幅明显,企业发展动能得到有效提升。

   权益维护提效
   加快“综合查一次”落地,起草《淮南市“综合查一次”工作实施方案》,确认第一批行政执法主体315个,梳理涉企执法检查事项284项。组建淮南市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工作专班,开展执行规范建设年活动,健全企业履行宽限期制度,给予248家被执行市场主体1至3个月宽限期,暂缓处罚性强制措施。
   创新“执破融合”化解债务,移送执转破案件10件,化解终本案件34件,推动26户企业实质化解矛盾纠纷。全市43家律师事务所精准对接100家民营企业。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案件70件,执行到位账款1575.4万元。
我市将优化为企服务融入日常工作中,融入改进作风、访企入村专题行动中,5月底以来,对全市外向型、科技型企业开展走访帮扶活动,持续推动更多惠企政策和务实服务举措落地,不断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责编:周伟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