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洁)9月1日,淮南第二十六中学以“赓续抗战精神,勇攀科技高峰”为主题,组织六年级学生走进水滴空间劳动教育科创基地,为孩子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这堂“搬”出校园的特殊课程,是该校与水滴空间劳动教育科创基地连续四年携手的育人实践,更是学校聚焦素质教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坚持将“开学第一课”延伸至校外实践场景,打破课堂边界,让学生在动手探索中涵养精神、提升本领。
活动当天,水滴空间的老师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趣味与深度并存的科学探索之旅。在“点亮科技梦想”环节中,孩子们通过“行星称重”“AR互动模拟器”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学习非遗文化知识,在科技与传统的碰撞中增强文化自信;在“艾草线香”和“筷里乾坤”实践课上,孩子们亲手调配香泥、打磨木料,在掌握制香、木工技艺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科学魔法秀”“指尖上的图像世界”“冰上象棋”等多个科技主题活动,也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感受到科技带来的无穷乐趣,现场气氛热烈。
淮南二十六中党委委员、副校长汪令其说:“我们坚持把开学第一课‘搬’到这里,就是想让孩子们触摸到知识的温度——不是课本上的文字,是亲手操作的体验,是团队合作的力量,更是从历史精神里汲取的成长底气。看着学生们在这里收获不一样的开学记忆,更坚定了我们走实践育人之路的决心。”
据介绍,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体系中的关键一环,淮南二十六中连续四年将开学第一课设在水滴空间劳动教育科创基地,体现了学校对学生成长的深层考量:跳出课本理论的局限,以沉浸式实践为载体,融合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教育与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悟”。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与水滴空间劳动教育科创基地的合作,把校外实践课程纳入常态化教学规划,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开发更多融合精神传承、科技探索与劳动实践的特色内容,让“走出校园学知识、在实践中长本领”成为学校的育人品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