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法制新闻 > 判后“不撒手” 促和暖民心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判后“不撒手” 促和暖民心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8/25 10:03:1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记者 廖凌云 通讯员 许变)近日,田家庵区人民法院通过“判后促和”机制,成功促成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达成执行和解。被告当场一次性支付14万元货款,原告放弃剩余款项,实现纠纷实质化解。

2025年,原告某建材公司与两被告因一笔15.6万元的货款对簿公堂。庭审过程中,两被告相互推诿,均拒绝承担付款责任;而原告则主张两被告存在合伙关系,坚持要求共同承担责任。虽然法官多次组织调解,但因分歧过大未能达成一致,法院最终依法判决两被告共同承担支付全部货款及利息的责任。

判决作出后,承办法官并没有简单“一判了之”,而是主动延伸司法职能,持续开展判后调解工作。“一纸判决能定分,但未必能止争。”“既要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也要给企业喘息空间。”承办法官在调解中强调。经过十余次电话沟通、三次面对面调解,双方态度逐渐缓和。最终,在多轮协商后达成和解协议:被告在签订和解书的当日一次性支付原告14万元,原告放弃剩余款项及利息,纠纷圆满化解。

“原以为官司打完就结束了,没想到法官比我们更用心!”当事人感慨道。本案中,法官在严守法律底线的同时,灵活运用调解方式,既保障了债权人权益,又为企业纾困解难,彰显了司法的智慧与温度。

下一步,田家庵区人民法院将继续深化“判后督促履行”工作机制,推动更多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让司法在彰显权威的同时也更富温情,为实现“双赢多赢共赢”的社会治理目标贡献司法力量。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