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民生新闻 > 社区“小项目”托起群众“大幸福”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社区“小项目”托起群众“大幸福”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8/12 9:54:5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记者 孙鸿 通讯员 陈侠)近日,记者从市慈善总会获悉,凤台县城关镇以慈善公益创投项目为支点,成功撬动社区治理转型,在中山、龙潭、福海园等社区绘就了一幅居民共建共享的温暖图景。

该项目由凤台县惠民社工服务中心推动落地,精准聚焦社区需求。一方面,志愿者化身暖心帮手,仅“暖阳行动”探访活动便为独居老人、困难家庭解决代购维修等百余项困难;“爱心驿站”提供的理发、体检等服务惠及200余人次。另一方面,创新推出“政策情景剧”与深入楼栋的“面对面”解读,结合线上渠道,让反诈、医保等政策生动覆盖超3000名居民。

社区自治力量在此过程中蓬勃生长。居民议事会运用科学议事规则推动完成楼栋绿化认养、文明养犬公约等近10项小微改造;社区“能人库”促成家电维修、功课辅导等邻里互助20余次。尤为亮眼的是“时间银行”机制,志愿者凭服务积分可兑换托管、日用品等回馈,让互助可持续。

如今,城关镇社区议事有协商、邻里有关怀、慈善有温度,居民小额捐赠额较项目实施前增长10%。一个以精准服务为基础、创新机制为纽带、居民自治为核心的和美善治新家园已然成型,为基层治理提供了鲜活样板。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