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学子在寿春古城开启文化解码之旅
寿春寻楚韵,考古鉴文明。8月8日,淮南市龙湖中学教育集团探龙考古社联合水滴空间劳动教育科创基地开展“楚文化巡礼”考古寻迹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子们前往寿县古城,开启为期两天半的楚文化探究实践之旅。
寿县作为楚国最后一个都城“寿郢”,蕴藏着楚文化的无尽秘密,为此次考古寻迹活动提供了绝佳的天然课堂。活动伊始,水滴空间劳动教育科创基地以项目式学习(PBL)为核心的教学设计,结合寿县的楚文化资源,为学生们布置了“解码楚文化密码”的核心项目任务,将整个活动划分为“遗迹勘探”“文物仿制”“文化解读”三个递进式学习模块,以项目方式打破学科壁垒,历史成为科学探究的引线,古城变成文化传承与科学探究的阵地,引导学生在任务中主动探索现实问题。从楚国金币制作工艺探究货币流通,从古城水利系统与农业发展关联分析古代水利工程建设,从二十四节气与楚地农耕文化研究江淮农业发展,学生们以项目式学习(PBL)为桥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深度融合,书写了一篇教育创新的生动实践。
活动首站,学生们走进安徽楚文化博物馆,揭开楚国文化的神秘面纱。馆内每一件文物都闪耀着历史的光辉,吸引他们驻足细赏。这些文物彰显了楚国在鼎盛时期的强劲实力,也见证了楚文化的历史变迁。随后,在水滴空间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亲手制作“楚国郢爰”楚金币的模型。制作过程中,学生们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深入了解楚国经济由兴到盛的历史变迁,生动还原文物背后的经济故事。
8月9日,学生们沿着水滴空间设计的城墙探秘路线,前往寿州古城墙。在探索中大家会仔细记录城门名称、观察“土坡战城式”建筑结构,深入分析其防御与防洪功能;通过对比现代城市规划,探讨古城棋盘式街巷等道路布局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影响。此外,学生们还参观了二十四节气馆,通过针对性任务探索楚文化对地方民俗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还分组合作完成“楚式节气农事历”,将楚文化与传统节气知识巧妙融合,进一步深化了对楚文化与民俗关联的认识。
8月11日,学生们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楚末经济文化图谱》的绘制,分析楚末经济历史变迁。整场活动中,水滴空间以PBL项目式学习为核心,让学生们在实践中触摸历史脉络,在探索中传承楚文化精髓。
此次活动的开展,学生们不仅对淮楚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进一步加深了对楚末经济、文化、历史的了解与考证,更培养了团队协作、问题解决能力和文化传承意识。淮南市龙湖中学教育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是学校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中的重要举措,以创新教学手段探索出一条“以文化场景为课堂、以科学探究为方法”的育人路径。未来,该校将继续加强与水滴空间等优质教育企业的合作,为学生们搭建更多实践育人的平台与机会,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创新型人才。
(记者 柏雪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