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法制新闻 > 两年工伤维权难 法院调解化纠纷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两年工伤维权难 法院调解化纠纷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6/24 9:26:3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记者 廖凌云 通讯员 闫筱璨)近日,田家庵区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及劳动争议审判团队成功调解一起历时两年多的工伤赔偿纠纷案件。原告刘某在签订调解书当日即收到首笔赔偿款,这起劳动争议引发的维权案件终于画上圆满句号。

2022年9月,刘某入职淮南市某物流运输有限公司担任司机。2023年2月7日凌晨,他在外省卸货时被突然垮塌的煤灰袋压伤,后被认定为工伤,经鉴定为八级伤残,停工留薪期为九个月。然而,由于公司未为其缴纳工伤保险,且在刘某停工留薪期内注销了登记,导致其维权陷入困境。

“从我受伤到现在,公司一直不认账,一分钱赔偿都没拿到。”调解过程中,刘某无奈地说道。被告黄某(公司挂名股东)则哽咽表示:“公司已注销,我独自抚养孩子,靠打工维生,实在无力承担高额赔偿。”

面对双方的实际困难,承办法官判断案件具有调解基础,随即采取“背对背”调解方式,分头沟通。法官向刘某释明公司主体已注销的法律后果,同时向黄某阐明法定赔偿标准及原告的让步诚意。经多轮协商,双方最终达成协议:黄某分期赔偿刘某工伤损失共计18万元,其中当场支付3万元,余款于2026年1月底前付清。

“两年多了,终于拿到第一笔赔偿!”刘某激动地说。为确保协议履行,法院将持续督促黄某按期付款,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