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推进运输结构调整 强化码头污染防治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推进运输结构调整 强化码头污染防治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6/17 8:47:0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多式联运发展,调整运输结构,从根源上遏制大气污染。

我市制定印发了《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5年)》;安徽中致物流发展有限公司“连淮入河、通江达海、融长三角畅达国际”先进装备公铁水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纳入第三批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创建范围;开通了“铁海联运”班列,制定了《淮南市“铁海联运”班列开行实施方案》《淮南市铁海联运发展奖补资金实施细则》等。2023年8月30日,淮南“铁海联运”(宁波方向)班列顺利完成首发。与原有公路运输方式相比,铁海联运每个集装箱可降低综合物流成本约50%。2024年9月开通淮南-上海“铁海联运”班列。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公路、水路、铁路货运量占比分别由2020年58.62%、31.36%、10.02%,优化到2024年49.01%、42.28%、8.71%。其中,水路货运量占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在调整运输结构的同时,海事部门不断强化港口码头大气污染防治。“十四五”期间,全市13家港口企业均完成港口码头防污染设施建设任务,每个泊位分别按垃圾分类收集要求配备4个垃圾桶,每个码头配备5立方米生活污水、油污水接收桶以及辅助设施等,设施使用覆盖率100%。同时硬化进港道路和货场,修建洗车台,添置覆盖全场的喷淋设施,泊位前沿设置雾炮,修建排水沟和沉淀池;加快推进港口岸电设施建设工作,全市13家港口企业共计完成33台套岸电设施建设任务。推动船舶靠港使用岸电系统常态化,“十四五”期间累计使用岸电设施5505艘次,使用岸电时间24752小时,用电量27320千瓦时。“十四五”期间共接收处置船舶污染物垃圾67.25吨、生活污水2120.51立方米、含油污水117.10立方米、残油废水0.0174立方米。加强引江济淮航道淮南段巡航执法,重点对东淝河船闸上、下游锚地、瓦埠湖区船舶污染防治情况开展巡查,严禁船舶向水体排放污染物,严厉打击长期不交付或虚假交付船舶污染物、偷排污染物等违法违规行为。累计查处违法违规船舶13923艘次、非法涉海运输航运企业18家次。 

 (记者 张鹏)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