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热线新闻 > 大数据精准画像 “硬核”惩治职业投诉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大数据精准画像 “硬核”惩治职业投诉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6/10 9:38:3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记者  廖凌云  通讯员  黄华纯)近年来,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增强,职业投诉人滥用投诉举报权利的现象日益突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挤占行政资源。为破解这一治理难题,市市场监管局12315指挥中心创新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智能监管体系”,通过数据筛查、联动执法、信用惩戒等举措,实现对职业投诉人的精准识别与高效治理,推动消费维权效能与市场秩序“双优化”。

职业投诉人往往呈现高频次、批量化特征及恶意化倾向,但传统监管手段难以有效甄别。市市场监管局依托12315大数据平台,对海量投诉举报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分析,通过投诉频率、领域集中度、结果异常等指标,建立风险预警模型,自动识别疑似职业投诉行为并生成风险评级。同时,为职业投诉人建立专项信息档案,记录其投诉历史、行为模式等数据,为精准监管提供支撑。

针对职业投诉乱象,市市场监管局构建“防范—教育—惩戒—打击”的全链条治理体系:通过大数据预警模型实时监控,对高频重复投诉自动拦截,减少无效工单;结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开展普法宣传,明确维权边界,并通过典型案例曝光形成警示效应;对以非消费为目的的投诉依法不予受理,将恶意投诉人纳入信用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与公安、司法部门协作,对涉嫌敲诈勒索的违法行为移送司法机关严惩。

自智能监管体系运行以来,职业投诉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市恶意投诉举报量同比下降25%,行政资源使用效率显著提升,企业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