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廖凌云)4月14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来到位于淮南高新区的深部煤炭安全开采与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项目建设现场,只见车辆往来穿梭、工人铆足干劲……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作为科技部批准建设的全国重点实验室,该项目自2024年3月启动以来,历经高效施工,目前已进入装饰装修及室外工程最后冲刺阶段,计划于今年6月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走近最高的科研办公楼,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看到,随着塔吊的升高,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玻璃幕墙安装;走进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工人们正在铺设地砖、调试水电。据施工单位中铁四局项目负责人任华介绍,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挑战,项目团队通过科学编排节点、优化资源配置,高峰期日均投入施工人员约400人,仅用8个月便实现科研办公楼、实验楼、国际学术会议交流中心等全部主体结构封顶。凭借高标准建设管理,该项目先后荣获2024年“淮南市二季度重点项目五比评价先进项目”“安徽省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等称号。
据介绍,深部煤炭安全开采与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项目由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和安徽理工大学共建,是国家启动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以来,率先获科技部批准建设的全国重点实验室,是安徽省能源领域首个、省属企业唯一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将为淮南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5.49万平方米,包括科研办公楼等6栋建筑及配套工程。
“项目启动以来,我们全力以赴抓安全、把质量、抢进度、控投资,保障了项目建设有力有序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项目部工程技术部部长王桂先介绍,实验室定位于应用基础研究,聚焦国家能源安全、生态安全战略和企业实际需求,构建国际一流应用基础理论与工程示范研发平台,致力于深部高瓦斯、高地压、高承压水、高地温、大采深“四高一大”复杂条件下煤炭安全开采和煤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共性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难题研究攻关,为保障我国能源供应自主安全可控、淮河流域煤矿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