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我市加快特色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我市加快特色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字体: 】 发布时间:2024/4/9 9:23:1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日前,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我市多措并举加快特色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市已成功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个,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1个,有效认证“两品一标”产品490个。淮建西红柿、潘集酥瓜等8个农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曹庵草莓、大通双孢菇等9种农产品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八公山”豆腐入选全国“土特产”推荐名录,成功创建“皖美农品”区域公共品牌2个、企业品牌2个和产品品牌13个。

我市持续强化组织领导和政策保障,全力为特色农业发展护航,成立了市“菜篮子”工作领导小组,将蔬菜等重要农产品生产情况纳入市委、市政府经济运行分析会重点调度内容,出台了《关于支持淮南牛肉汤产业发展若干政策(2023-2025年)》,支持蔬菜原料基地建设。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菜篮子”工程建设资金用于支持设施蔬菜发展等项目,36家蔬菜生产基地和设施农业企业成功申报中央财政贷款贴息和生产设施条件改善项目,累计争取奖补资金601.15万元。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200万元新增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43个,总库容21531立方米,进一步提升了蔬果冷藏保鲜综合利用效益。

我市加大“双招双引”和内部培育,积极打造农业新质生产力,通过招商引资,江苏绿港、凯盛浩丰等知名龙头企业先后落户我市凤台县、毛集实验区和潘集区,推动我市设施农业向高端化、工厂化、智能化发展。全市新建凤台绿港、毛集绿色产业园、谢家集区古堆现代农业产业园等现代设施种植标准化园区6个,总面积1723亩。在大田种植、设施农业等领域,我市开展智慧农业生产应用调研和建设指导,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基地集成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空间遥感等数字技术,全市共有数字农业农村应用场景176个,州来绿港、永冠农业和君悦合作社等3家果蔬生产企业被省厅认定为数字农业工厂。

我市还加强内部服务和外来“引智”,不断夯实发展技术基础。开展设施蔬菜“千人指导 万人培训”农技提升行动,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生产一线,加强田间管理、防灾减灾等技术指导服务;开展现场调研指导500余次,全市累计组织技术培训3000余人次。与江南大学、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高水平编制绿色食品、潘集酥瓜等产业发展规划,明晰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2023年,引进推广瓜菜新品种12个,新型瓜类育苗嫁接机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记者 苏 强)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