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文体新闻 > 马戏灯——锣鼓喧天看大戏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马戏灯——锣鼓喧天看大戏
【字体: 】 发布时间:2024/2/5 9:26:1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年俗是过年时人们约定俗成的做法,是一种行为文化,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体现了过节的文化气氛。

过年了,看一看战旗飞扬场面、瞧一瞧锣鼓喧天的大戏。这就是马戏灯。

在风景如画的焦岗湖边,锣鼓喧天、战马嘶鸣。表演者将道具马系在腰上,全副戎装,披挂上阵,边舞边唱:“手举灯笼放豪光,送你红马归南方;手持灯杆颠一颠,送你青马归东边;手捧烛台四方方,送你黄马归中央……”这是花家湖马戏灯艺术团在表演。

在淮河流域,每逢过年,都会有一项大型的民俗表演叫马戏灯。过年看马戏灯成了当地的年俗。2008年,马戏灯被评定为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马戏灯,古称竹马灯、马灯舞、小马灯。起源于淮河流域的毛集实验区花家湖,该项目以战场摆兵布阵的场面为素材,经过民间艺人的艺术加工,用竹篾和彩布扎制成道具马,表演者将道具马系在腰上,全副戎装,披挂上阵,锣鼓伴奏,按照设计编排的阵式图登场表演。演员除了表演跑阵外还有战场厮杀,夹有说唱、念白、顺口溜等艺术形式。因该灯舞取材于古战场骑兵布阵,整个场面战旗飞扬,锣鼓震天,战马嘶鸣,凯歌高亢,气势磅礴,深受人民群众欢迎,上千年来在民间广泛流传,先后流传到淮河流域的潘集、寿县、怀远乃至江苏、河南、山西等地。此灯舞既有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表现手法,又展现出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马戏灯在演出时,演员们将舞蹈动作与古战场上排兵布阵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它高度的艺术性和观赏性。高超的马戏灯技艺与多样的阵式让观众目不暇接,惊叹不已。马戏灯在传承过程中有很多用于表演的阵式图已经失传,好在老艺人们还在整理挖掘。该灯舞传说共有七十二阵,现挖掘整理了二十二阵。

据介绍,马戏灯起源于宋朝,相传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征战南唐时,巾帼英雄刘金定与其夫高琼出征助战,一举夺取南唐兵守护的寿唐关,为宋朝的建立立下战功,当地百姓为纪念他们的英雄事迹,每逢春节和春季庙会,便以马戏灯这一表演形式,再现当年排兵布阵的作战场面,以表达国运昌盛、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在表演现场,一队身着战袍的人马,前有“先行官”开道,后有“元帅”压阵,迂回穿插,浩浩荡荡,宛如淝水之战的古战场上“沙场秋点兵”,蔚为壮观。演员们情绪饱满、热情高涨,向观众们展现了战旗飞扬、锣鼓震天、战马狂奔的古战争场面,展示了马戏灯高度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采访中得知,观看马戏灯是淮南的年俗,也是民间艺术,历经千年风雨不衰,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上世纪50年代,艺人们曾组建马戏灯班子,在淮河两岸扎场演出,观众很多,风靡一时。2004年,在社区帮助下,组建了毛集实验区毛集镇花家湖社区民间艺术团,自筹资金购置服装、道具。每逢节假日,他们就到各社区巡演。目前马戏灯非遗传承人有6人,其中省级传承人2人,市级传承人4人。

年俗是祖先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凝结着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记者 李钧 李严)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