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文体新闻 > “积力”与“众智”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积力”与“众智”
【字体: 】 发布时间:2023/11/28 15:55:1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常常大量引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的名句去纵论国内外大事,不仅大气磅礴,思想深邃,而且赋予这些经典名句以鲜活的时代价值,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语言风格,给人们以深刻的思想启迪、无穷的精神激荡和昂扬的文化自信。《淮南子》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的经典著作之一。

2023年8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金砖+”领导人对话会上发表题为《勠力同心携手同行迈向发展共同体》的讲话时说:“‘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让我们坚定信心,众志成城,携手构建发展共同体,不让任何一个国家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掉队!”大道不孤,众行致远。

时间向后回放。2017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的《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主旨演讲中也同样指出:“‘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就一定能够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

2015年11月5日,在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越南《人民报》发表题为《携手开创中越关系的美好明天》的署名文章中写道:“中国有句古语:‘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越南有句俗语:‘独木难成林,三树聚成山。’”“只要中越携手共进,加强合作,必将开创中越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实现中越两国共同发展繁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国际场合发表的讲话、主旨演讲和署名文章中所引用的这段经典名句,就出自《淮南子·主术训》。《淮南子·主术训》是《淮南子》这部政治哲学中,以朴素唯物史观论述主政者如何治国理政道理的重要篇章;是《淮南子》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萌芽的重要体现。主,指君主;术,即指治国之术,治理天下之道。

在《主术训》的篇章中,《淮南子》反复论述“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夫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这样一个政治哲学观点。《淮南子·主术训》主张,主政者在治国理政时,应当善于“总海内之智,尽众人之力”,正确处理好个人才干和大众智慧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好个体力量和集体力量的辩证关系。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淮南子·主术训》引经据典,进一步论证说:“汤、武圣主也,而不能与越人乘舟令 舟而浮于江湖。伊尹,贤相也,而不能与胡人骑騵马而服驹駼;孔、墨博通,而不能与山居者入榛薄险阻也。由此观之,则人知之于物也,浅矣。而欲以遍照海内,存万方,不因道之数,而专己之能,则其穷不达矣。故智不足以治天下也。”这意思是说,像中国古代汤王、武王都是圣明的君主,但习惯于陆地生活的他们却不能像南方越人那样乘小舟而游泛于江湖;伊尹是贤明的宰相,但生活在中原地方的他却不能像北方胡人那样骑着骏马去驯服野马;孔子、墨子尽管博学多才,却不能像山民那样自由自在出入草莽丛林、高山峻岭。由此看来个人的智能对事物的认知,总是有限的。仅想以个人的有限智能光照四海,施震海内、保护四方,而不凭借“道”的规律,只想凭借个人的智慧去治天下,只会走上穷途末路。一个人的力量和智慧,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因此,善于驾驭全局的君主,必定深谙“乘众势以为车,御众智以为马”之道,这样即使是行走在幽暗险要的道路上,也不会迷失方向,“虽幽野险途,则无由惑矣”。只有“乘众人之智,用众人之力”才是国家发达强盛、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

《淮南子·主术训》从以上朴素唯物史观的认识论出发,强调说,“君人者不任能,而好自为之”,君主决不能恃才自傲,目空一切,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只有“乘众智,聚众力”,把各种各样的人才和社会力量紧紧地凝聚在朝廷核心的周围,并为他们提供发挥智慧和力量的机会,为他们创造施展抱负的条件,使他们各得其位,各扬其长,调动他们参与治理国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任者得其人,则国家治,上下和,群臣亲,百姓附”,才能达到国泰民安的效果。所以,英明的君主要善于集众人之智,尽众人之力,这样必定激发“贤者尽其智,而不肖者竭其力,德泽兼覆而不偏,群臣劝务而不怠,近者安其性,远者怀其德”的社会现象出现。一旦各级官员和各界人士,把国家的事当成自己的事那样尽心竭力地去对待,就会形成“臣尽力死节以与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社会风尚。

《淮南子》以朴素唯物史观的觉悟,去思考它那个时代,必须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这就是当政者如何处理好“积力”和“众智”的辩证关系,这是一个涉及到能否维护和巩固王朝统治地位的大课题。因此,在《主术训》的篇章中反复强调:治国理政要善于“积力”和“众智”,积聚集体的力量和大众的智慧;做事需要顺天应人,顺应客观规律;尊重事物特性,汇聚各方力量;则无往不胜,无事不成。团结合作的力量是巨大的,大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淮南子》以“积力”和“众智”去强调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重要性。这一蕴涵着朴素唯物史观的政治主张,在当时“君权至上”、“君命神授”的封建社会,极其难能可贵。(张纯林)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