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财经新闻 > 师者之光丨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在京举办讲师专业技术大比武总决赛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师者之光丨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在京举办讲师专业技术大比武总决赛
【字体: 】 发布时间:2023/9/25 9:39:5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920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在京举办“师者之光”讲师专业技术大比武总决赛。

 

图:大比武总决赛现场

一直以来,中国人寿寿险公司高度重视职工素质和技能提升,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尊师重教文化。此次“师者之光”讲师专业技术大比武竞赛活动是中国金融工会劳动竞赛立项项目,先后吸引了系统1300多名讲师、8000多名个险导师参与,经过预赛、复赛、排位赛的激烈角逐和层层选拔,6名讲师代表成功进入总决赛。参赛选手们的精彩表现获得了现场评委的高度肯定,他们通过生动的语言、详实的案例和富有逻辑的讲解,充分展示了保险从业人员在服务社会民生、勇担社会责任等方面展现的价值担当。经过激烈比拼,来自成都保险研修院的李洁和深圳市分公司的梁铭芮分别获得了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和中国人寿集团五一劳动奖章两大荣誉,其余4位选手获得总决赛“星耀奖”。

图: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颁奖现场

 

图:中国人寿集团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颁奖现场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又迎来公司上市20周年之际,举办此次劳动竞赛活动,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凸显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对讲师队伍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向全行业、全社会展示了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尊重知识与人才、多措并举服务“国之大者”的责任担当和良好形象。

中国人寿讲师队伍与保险营销相伴而生,始终以培育保险人才、推动事业发展、发布行业正声为己任,并在长期建设发展中逐步形成了“立德树人、守道尚新、勤学笃行、忠诚担当”的国寿师道文化和具有国寿特色的讲师成长发展之路。目前,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已建立由预备讲师、助理讲师、中级讲师、高级讲师四级讲师组成的专业资格培养和认证体系,拥有专业资格讲师3000余人,总公司核心讲师团讲师130余人,个险导师8万余人,基本形成了中高级讲师专业领航护航,核心讲师团讲师攻坚克难、重点突破,个险导师职场辅导训练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新局面。

图:总决赛“星耀奖”获得者颁奖现场

“我是国寿文化的传播者,我是业务发展的推动者,我是人才队伍的培育者。守保险法则,传行业正声;遵公司操守,敬三尺讲台;立足培训岗位,实践“双成”文化。让员工更出色,使公司更卓越。只要国寿在,我就有前途;只要有我在,国寿一定强。”94字讲师誓词,深刻诠释了国寿讲师队伍肩负的神圣使命,同时也将这无限荣光铭刻进国寿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历程。

本次“师者之光”讲师专业技术大比武是公司强化讲师队伍高质量发展,彰显寿险主业政治性、人民性和专业性的重要举措。竞赛内容聚焦讲师专题研发、课程讲授、辅导训练、培训实务、依法合规等五大工作维度,服务一线,贴近实战,不但比拼讲师的专业授课研发能力,还对讲师的思想站位、理论水平和依法合规等能力进行全面考察,通过以赛促训、以赛助能、以赛强规,全面提升讲师队伍整体水平。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坚定不移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司战略,将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推上全新高度,为广大培训工作者奋进新征程提供了施展抱负和才华的崭新舞台。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笃志行。未来,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将持续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尊师重教文化,重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激励广大讲师群体永葆师者初心”,坚守育人“匠心”,秉持发展“慧心”,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忘我的奋斗精神,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和服务人民美好生活贡献国寿师者的智慧与力量。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