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移风易俗,改变陈规陋习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公民文明素养、培育良好社会风尚的迫切需要,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乘上新时代文明之风的时代要求。近年来,淮南市谢家集区李郢孜镇运用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积分制等方式开展移风易俗,大力加强了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推动乡风文明蔚然成风。
居民前往服务台兑换礼品
以民意导向润民心,把群众呼声作为最准确的“风向标”。谢家集区李郢孜镇以民意为导向,以“1+7”志愿服务模式着力推动乡村移风易俗,将群众的急难愁盼转化为志愿服务的行动指南。李郢孜镇拥有1个志愿服务总队,7个志愿服务支队,涵盖理论宣讲、卫生健康、科技科普、未成年人教育等7个方面,以群众实际开展需求式志愿服务活动,具体包括文明劝导、政策宣传、环境整治、扶贫帮困、敬老助老、治安巡逻等方面,为提供多元化志愿服务提供了群众基础。截至目前,李郢孜镇已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73场,全镇乡风文明大为改善。2022年李郢孜镇评选出区级最美庭院2户,五星清洁家庭8户,最美家庭4户,好媳妇5人,好婆婆3人。
以健全机制润民心,用制度建设编织最严密的“防火网”。为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管村治村中的作用,改善村风民风,李郢孜镇所辖6个行政村均制定了村规民约。村规民约根据每个村的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等相关要求和村中实际情况,不定时地进行修改调整,对村民一些不良行为、不文明做法进行约束规定。为了提高大家对村规民约的认识,村委会通过广播、宣传栏、标语、横幅、墙体彩绘等形式进行宣传,村干部挨家挨户进行走访,不断讲解村规民约的意义和好处。此外,为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李郢孜镇6个村将移风易俗具体约束性措施纳入村规民约,完善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机制,成员应由村里德高望重、热心服务、公平公正、崇尚节俭及有一定礼仪特长的村民组成。村支部书记带头,号召“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带头落实红白事简办,创新设立“单独报备+村民推选+村委评议”的婚丧嫁娶备案评选模式,在办理红白事之前由户主填写登记表,宴席结束三天内由组长走访附近村民,对本次红白事的简易程度进行评价打分,每季度召开移风易俗评议会,对本季度婚丧嫁娶大小事宜进行民主评议,并对评议结果进行公示。
以激励手段润民心,使群众热情成为最有力的“助推器”。谢家集区李郢孜镇倡导积分制以核心村为典范,因地制宜推广积分制乡村治理模式。李郢孜镇全国文明村北梨园村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管理办法,每年末都会开展道德“红黑榜”、善行义举榜等乡风评议会,对在移风易俗、新事新办、小事不办、孝老敬亲等方面表现良好的居民奖励文明积分并在红榜进行公示,对封建迷信、大操大办、违规操办、不赡养老人等反面典型上黑榜,红黑对比形成鲜明价值导向,推动文明新风的形成。通过设立积分兑换展示柜,用积累的积分兑换相应的物品,这样的形式激发了当地村民参与移风易俗的热情。这种做法将农民群众心中所感、眼中所见,转化为具体分值,让乡村治理由无形变有形,使软约束有了硬抓手,深受广大村民的欢迎。(胡诗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