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雪峰) 淮南市气象资料显示,上周淮南气象观测站最低气温20.4℃(上周六),最高气温36.4℃(上周一);一周降水量33.6毫米。
上周二“处暑”时节当日,冷空气来临,驱走盘踞了好长时间的高温。“处暑”意是“出暑”,古代二十四节气的智慧即体现于此,还是挺让人觉得神奇的。8月24日最后一刻,“三伏天”的“末伏”结束,25日“出伏”。今夏热天长,秋后一伏高温最后的疯狂更是难捱,热浪滚滚,干旱难耐。终于熬到冷空气来,强度大,热浪一扫而光,伴着降雨,有时还让人感觉凉飕飕的。矫枉当过正,便是如此,否则,不知到何时才能把气温降下来。这几年里,“断崖式”、“一股脑”的降温、升温常常这样,天气的极端变化不断体现。
随着高温退场,舒适气温上线。降温中,雨水的贡献必不可少。夏秋之交,冷热空气交汇,容易产生雷雨,这样,防雷必不可少。近日多地发生雷击亡人事件,如8月26日晚,在芜湖南陵县的南陵广场上,多名当地群众遭遇雷击,有2人身亡;8月24日,云南丽江一对新人在玉龙雪山拍婚纱照时遭到雷击,新郎不幸去世。如此,防范雷击也应成为人们户外必备的生存课。
气象部门提醒,如果天气预报显示即将有雷雨,就应尽量避免外出。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避免引雷;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眼下降温后,人体出汗明显减少,水盐代谢功能逐渐恢复平衡,进入生理休整阶段,机体于是出现疲惫感,产生“秋乏”。 养生专家介绍,化解“秋乏”, 要保证充足睡眠,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饮食清淡,宜多吃西红柿、茄子、马铃薯、葡萄和梨等食物。
迈过夏季,秋色日显,秋意渐浓。气温凉爽,整个炎夏避免的户外运动可趁此重拾,此刻也是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登高望远的好时节。秋季运动可选择快走、登山、打球等,对于体质弱的人来说,运动要以“不累”为标准。
淮南市气象台预报,预计8月30日前,本市多阴雨天气,31日后以多云间或阴天气为主,全市最高气温不超过30℃,气温总体适宜。
具体预报如下:
8月30日,小雨,20~24℃;8月31日,阴转多云,21~27℃;9月1日,多云,21~28℃;9月2日,多云,21~27℃;9月3日,多云转阴,19~26℃;9月4日,阴转多云,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