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鸿)8月16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市医保局获悉,淮南市医保部门开通门诊慢特病申报鉴定“绿色通道”,将恶性肿瘤、器官移植、白血病、肾透析等四种门诊特殊病申报鉴定工作,下沉到符合条件的试点医疗机构进行“一站式”受理,切实解决门诊慢特病申报鉴定耗时长等问题,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在原经办过程中,市医保中心发现恶性肿瘤、器官移植、肾透析、白血病这四种特殊病患者术后急需放化疗、透析治疗(每周2-3次)及移植后抗排异治疗,但是很多病人只有在出院后一个月才能从医院取得完整的病历复印件,资料齐全后方可进行门诊慢特病申报。按照目前工作流程,申报鉴定周期需要一个月左右。门诊特殊病种的患者病情危急,如不能及时享受门诊慢特病医保报销待遇,就只能通过住院方式解决术后治疗问题,这既增加了病患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医保基金的不必要支出,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经市医保中心与省医保局项目办、各系统服务商长达半年的多次沟通、反复测试及试运行后,市医保中心简化办事流程,对四种特殊病种具有完整手术记录、病理报告等诊断明确资料的参保患者,实行院内鉴定,直接在试点医院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淮南阳光新康医院住院后提出向院医保办申请,由医院端上传专家签字的材料,即可推送到医保经办系统,次月享受医保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