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雪峰)8月10日下午,淮南市气象局发布《气象信息专报》,预报在8月23日前,全市持续晴热高温,气象干旱将快速发展。
8月23日恰值二十四节气“处暑”,彼时太阳黄经达150°。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时至处暑,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也向南撤退,暑热将尽。
市气象部门介绍,自“出梅”以来,本市呈现高温少雨的天气特征。气温偏高,高温日数为历史同期第二多。其中,7月11日-8月9日,全市平均气温为29.8℃,较常年同期显著偏高1.1℃;高温日数多,全市平均15天,较常年同期偏多7天,为历史同期第二多。高温持续时间长,7月9-16日和8月2日起出现两段持续性大范围高温过程,其中8月8日平均最高气温38.1℃。
同时,降水偏少5成多,全市出现轻到中旱。全市平均降水量58.2毫米,较常年同期(132.8毫米)偏少56%, 8月以来全市基本无降水,出现轻到中度气象干旱。
市气象部门预计,8月23日前,全市持续晴热高温。在降水方面:预计即日起至9月7日,全市降水量较常年偏少,其中淮河以南偏少2成以上。期间有2次降水过程,出现在8月17日前后、24-26日;累计降水量:沿淮淮北80~100毫米,淮河以南40~60毫米。在高温方面:即日起至9月7日,全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2℃。预计8月10-15日、18-22日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最高气温37~39℃,部分地区超过40℃。
市气象部门分析,预计8月15日前,本市无有效降水,且有大范围持续性高强度高温天气,将导致淮河以南气象干旱快速发展,高温干旱叠加将给各行业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
市气象局据此提出对策建议:第一、持续高温干旱对城市供水、供电、市政交通有不利影响,加强水资源调度管理,做好蓄水保水工作。第二、需防范高温干旱叠加对一季稻等秋粮作物的不利影响。第三、高温热浪导致电线、变压器、森林和城乡火灾风险增高,安全生产事故、交通事故等增加,请注意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