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雪峰)淮南市气象资料显示,上周淮南气象观测站最低气温-4.4℃(上周日),最高气温8.2℃(上周一),一周降水量7.9毫米。
时过二十四节气“雨水。”今年“雨水”来临时间是2月19日,恰在当日,久违的阳光终于上线,让人的心情舒畅了许多,头日的降雪也一扫而光。
“春雨惊春清谷天”,在这句二十四节气诗里,反映的是春季的6个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及谷雨。雨水,是春季里的第二个节气,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它有两层含义,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时至雨水节气,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与此同时,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并不甘示弱,与暖空气频繁地进行着较量,形成降雨。
春雨至,万物生,雨水润泽万物,此时大地回暖,天地间一派开春气象。如果说“立春”是春天的第一乐章“奏鸣曲”:春意萌发、春寒料峭。雨水之后,便进入了春天的第二乐章“变奏曲”:气温回升、乍寒乍暖。雨水期间“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一幅冬末春初的风景。冬去春来,寒气始退,阳气升发,而人们的肌体调节功能远远跟不上天气的变化,稍不注意,伤风感冒就会乘虚而入。
左河水的《雨水》诗里,有“一夜返青千里麦,万山润遍动无声。”诗人形象的语言表达了冬小麦、油菜等作物,历经冬季漫长的霜雪冰寒,在刚刚的春风春雨之中,感觉突然一下就返青,恢复了生长。千山万壑之中的森林、草木、花卉都得到了温暖和滋润,开始毫无声响地悄悄萌动,发芽、吐绿。
淮南市气象台预报,2月24日前,全市以多云到阴天为主;24日后天气转好,气温明显回升。具体预报如下:2月22日,阴,-2~9℃;2月23日,多云,-2~10℃;2月24日,晴,-2~10℃;2月25日,多云转晴,0~12℃;2月26日,晴,2~14℃;2月27日,多云转阴,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