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柏雪)新型热像体温检测仪设置于出站闸机口,每位旅客无需停步,在快速通过闸机的同时就能被检测体温;宽敞的出站大厅被分隔成了省内、省外两条通道,通道两旁竖立了多块安康码和行程码的标识牌,方便出站旅客进行扫描;由综管中心、交通、交警、城管等组成的疫情防控检测值守人员守在各个卡点,对出站旅客进行疫情防控查验和疏导;出站大厅和核酸检测通道上每隔一米就会有一处醒目的“一米间隔线”,前来做核酸检测的省外旅客分散而有序地排队等候;6名卫生防疫人员分为两个采样小组,加快了核酸采样的速度,大大减少了旅客的等待时间。1月28日下午,寿县高铁站出站大厅内,返淮旅客正有序持绿码出站、进行核酸采样。
当日下午1时40分,正值该站返乡人流密集出站时段。在现场,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看到,虽然出站旅客众多,可由于防控措施给力,加上值守人员紧密配合,整个出站大厅秩序井然。从闸机出来后,旅客们会被值守人员分流至两个通道,从省内回来的旅客在只需扫描安康码和行程码,凭绿码就能从省内通道快速出站;而从省外回来的旅客则需出示二码和48小时核酸证明,未提供核酸证明的则会被引导至一旁的免费核酸检测点进行核酸采样与检测。“春运以来,途经我们站的高铁有50多班,每天大约有2000多名返乡人员会从这里出站,并接受站内检测点疫情防控检查。”采访中,寿县高铁站综管中心副主任徐海军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寿县和凤台县都是劳务输出大县,每年临近春节,大批在江浙沪打工的人员都会陆续返乡。而寿县高铁站因地理位置特殊,不仅离寿县县城近,离谢家集、八公山和凤台也不远,相较于淮南南站和凤台南站,这几个地方的返乡人员更愿意从该站下车,所以春运以来该站返乡客流不断增加。
徐海军称,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综管中心根据站内列车时刻和开关站时间,每天安排不低于9名工作人员(客流大班每班11名工作人员),在出入口设立疫情防控检疫检测点,对所有进出站旅客进行体温检测、二码联查(健康码、行程码)、检查佩戴口罩,疏导旅客有序排队保持一米安全距离、中高风险来(返)淮人员走专用通道、省外来(回)寿人员进行检查48小时核酸证明和核酸检测等工作,并做好健康管理登记与报告。严把出入关,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确保旅客健康安全出行。
“现在正是返乡高峰期,我们每天的核酸采样达到了900多人次,相较于之前增加了不少。”正在寿县高铁站免费核酸检测点值守的八公山乡卫生院副院长宋伟忠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自从去年11月份寿县高铁站核酸检测点设立后,该院每天都会派出6名医护人员值守在检测点内。大约值守一个月后,其他乡卫生院也加入到了检测点当中,开始轮流值守。
“在早晨7时30分第一趟高铁到来前,我们医护人员就要到岗做好准备,等晚10时2分最后一班高铁旅客全部采样完后,我们把样本送到县医院检测,再到回家时基本都是凌晨零点之后了!”采访中宋伟忠称,他们卫生院因为离得近晚上还能回家,有些较远的乡卫生院为了值守人员安全考虑,只能在高铁站附近开了宾馆提供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