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民生新闻 > 亲近自然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亲近自然
【字体: 】 发布时间:2022/1/21 11:04:2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翟乐华

春秋时期,伯牙从小就酷爱音乐,曾拜成连先生为师。苦练三载,终于谱出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并兴致勃勃地演奏给先生听。先生听后,微笑着说:“有个老师比我更高明。明天我带你去拜访,你一定收获不小。”

次日,成连先生带着伯牙划船来到东海的蓬莱山,领略大自然的壮美神奇,让他从中感悟音乐的真谛与精髓,并告诉他:“老师就在这岛上,你自己去找吧。十天后,我来见你。”

成连先生走后,伯牙怎么也觅不到那位名师的踪影。失望之余,他有气无力地坐在海滩上,凝视一望无际的大海,仰望耸入云端的山峰,聆听惊涛骇浪拍击岩石的声响,欣赏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之声。月亮像个银盘一样挂在天上,海水或湍急或缓慢地流着,月光下的沙滩,仿佛洒满了碎金。

全身心地融入大自然,美景如斯,伯牙激动得手舞足蹈。当他明白老师的意图后,背靠巍峨的高山、面对苍茫的大海,一遍一遍地弹奏曲子。十天后,成连先生果然亲临海岛会见伯牙。伯牙把修改后的乐曲再次弹奏给先生欣赏,先生啧啧称赞道:“好极了。”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如果伯牙没有亲自游历自然山水,没有惊涛拍岸的音响溢满心间,没有巍巍大山的影子嵌入脑海,没有海岛的真实生活体验,没有情感的强烈共鸣,即使是悟性再高的天才,终不能谱出《高山流水》这支名曲!

一位教育学家说:“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当生活不顺的时候,来到“鸟啼人不见,花落树犹香”的幽山空谷,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只是悠闲地躺在阳光下的绿草丛中,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听鸟儿啾啾、蜜蜂嗡嗡,满眼“松间明月、石上清泉”;当心绪郁闷的时候,漫步“风轻吟脉脉,月明翻银波”的村野小溪,看水中鱼儿嘻闹、蝌蚪欢游,看岸上牧童牵着牛犊、吹着柳笛……面对“烟波水世界,绿色梦田园”的真山真水真自然,袒露真心真情真自我,还有什么抑郁和烦恼不能放下、不能释怀呢?

徐志摩说:“住惯城市的人不易知道季候的变迁。看到叶子掉知道是秋,看到叶子绿知道是春,不过如此罢了。”在城市待久了,离大自然越来越远,很容易“秋冬不分,五谷不辨”。在大自然面前,你虽然满腹经纶,饱读诗书,却成为有“文化”的“文盲”。

现在依然记忆犹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的乡村,土地刚刚包产到户,人们生产的热情空前高涨。村庄里,布谷声声,鸟语花香。虽然清贫,却也其乐融融。小伙伴们,不分彼此,玩着各种滑稽游戏。每年夏收和秋收期间,有的学校还要放一个多星期的假,让学生回家帮父母抢收庄稼。虽然小小年纪,样样农活都不在话下。

亲近自然,融入山水,应该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