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雪峰) 淮南市气象资料显示,上周淮南气象观测站最低气温-7.4℃(上周一),最高气温11.9℃(上周六),一周无降水。
元旦已过,时近“小寒”,《中国天文年历》显示,1月5日17点4分将迎来 “小寒”。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是冷气积久而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小寒节气的特点就是寒冷,但是还没有冷到极致。冬至之后,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持续降低,温度在一年的小寒、大寒之际降到最低。
在小寒时节,太阳直射点还在南半球,北半球的热量还处于散失的状态,白天吸收的热量还是少于夜晚释放的热量,因此北半球的气温还在持续降低。在我国北方地区流传着“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的说法,意思是说,小寒节气要比大寒节气的时候更冷,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小寒一般是在“二九”到“三九”的时段,小寒是我国北方地区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小寒过后大寒气温稍升高。
“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这说明了小寒节气的寒冷程度。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国人的衣食动养,皆依季候而作,随岁月流转。“小寒已近手难舒,终日掩门深闭庐。”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保健专家提醒说,小寒时节养生保健的原则是敛藏精气,固本扶元,以防寒补肾为主。一是多运动,促进血液加快流动,让身体变得暖和;二是注意防寒保温,尤其是头部、腹部和足部。养成热水泡脚的习惯,夜晚睡觉时不要紧靠墙,防止“冷辐射”;三是多吃一些温补性食物,如荠菜、南瓜、腰果、山药、大枣、桂圆、羊肉等,不仅暖身,还能补身。
淮南市气象台预报,1月4日夜间至5日受冷空气影响,有一次明显降水过程,最高气温下降4~5℃,平均风力3~4级,阵风6~7级。
本周具体预报如下:
1月4日,阴转中雨,3~8℃;
1月5日,小雨转阴,2~5℃;
1月6日,阴天,3~8℃;
1月7日,阴天,1~10℃;
1月8日,阴转晴,0~10℃;
1月9日,晴转多云,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