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热线新闻 > 一抹“志愿红” 汇聚社区治理新力量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一抹“志愿红” 汇聚社区治理新力量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11/18 7:59:0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跬步可致千里,小流可成江海。志愿服务的硬核力量带动我们每一位居民都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我们这个社区大家庭就会越来越好。”这是田家庵区洞山街道锦里社区居民的心声。

11月17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走进锦里社区,首先就被排练厅里的舞姿和歌声吸引了,百花艺术团的阿姨们正在紧张地排练着。只见她们身着排练服,个个精神抖擞,满面笑容,那昂扬向上的状态感染了很多人。“这个动作不是很整齐,我们再来几遍,尽量把肩部打开,会更好看一些。”阿姨们认真的表情让人忍不住感慨,这样正能量的笑容才能赋予更多居民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据了解,百花艺术团的百花齐放大舞台公益课,每年大约要开展十多场大型文艺演出。

“我们锦里社区成立于2019年,现有常住居民近6000人。成立之初,我们社区就将志愿服务作为推动社区治理创新的有效载体,聚焦居民需求,培育壮大志愿服务组织。”锦里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李炫逸向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介绍道,社区先后成立了先锋志愿者协会、同心志愿者协会、夕阳红互助协会、乐淘社等12个社会组织团体。现有红色先锋、法律帮帮团、心灵花园等13支志愿服务队,共有志愿者930人。其中百花艺术团、蓝精灵亲子成长营和萌宠俱乐部就是最受居民们欢迎的志愿者服务队伍。

小区中心的轮胎乐园里,一群年幼的孩子在跷跷板、秋千等设施上快乐地笑着,在各种拓展项目中玩得不亦乐乎。上郑广场·翰林锦里小区是一个拆迁还原小区,没有儿童游乐设施。李炫逸想了一个方法,让居民们把家里搁置的废旧轮胎捐过来,社区又从废旧车厂买了一部分轮胎。志愿者们自告奋勇前来切割,设计造型,搭建……大家一起想办法、出点子,动手给孩子们“造”出了一个乐园,让居民们真实感受到志愿服务的“硬核”力量。

有了乐园,还有志愿者的陪伴,孩子们既感受了快乐,又锻炼了身体。这些身穿蓝色马甲的爱心志愿者们在闲暇时经常带着社区的孩子们开展亲子活动,也会定期维护乐园里的设施,保障孩子们的安全,因此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蓝精灵”。

蓝精灵亲子成长营负责人张培培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通过社区的支持,他们时常开展亲子阅读、亲子户外拓展等各种亲子活动,“作为一名社区志愿者,我感觉充实而快乐,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参与到社区的文明建设中,让小区里的亲子氛围更加亲密,也真切感受到了社区生活的温暖与美好。”

随后,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来到社区的公益林看到,萌宠俱乐部的成员们正在维护供宠物们“方便”的“宠物厕所”,猫猫狗狗可以随时在小区里找到适合“方便”的场所,切实给宠物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不会影响环境。社区里设置了关于文明养狗的宣传牌100多块,宠物厕所近30个。据了解,萌宠俱乐部目前有成员50多人,他们通过不定期地分发传单、开展宣传活动等方式,将“文明养犬”的思想根植于居民心中。

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锦里社区设立了志愿服务专项资金,为志愿服务站点购买血压仪、急救药包等50多种便民物品,为居民提供贴心服务。设置楼栋服务微驿站,构建了楼栋志愿服务平台,把便民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科学规划消防安全教育体验馆、瑜伽舞蹈室、阅趣绘本馆等10余个公益性功能室,免费对居民开放。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社区努力把创建活动与志愿服务工作有机结合,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现在经常开展的有“情暖夕阳”“点亮微心愿”等10余项志愿服务项目。

“锦里社区成立至今,累计牵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50余次,社区公益课程累计时长达3800余课时,服务群众1.8万余人次。”李炫逸感慨地表示,如今,志愿队伍依然在不断发展壮大,志愿服务初心永不褪色,始终致力于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也期待有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让志愿服务成为人们的行动自觉,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图:志愿者在打理公益林(记者 付莉荣 廖凌云)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