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热线新闻 > 高新区完成11个路口的道路交口渠化改造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高新区完成11个路口的道路交口渠化改造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9/15 7:50:1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淮河大道和民裕大街交汇处这个路口真的大变样,电瓶车既不会跟行人混行,也不会跟机动车混行,又方便又安全。”市民张先生感慨道。

最近一段时间,高新区的很多路口都发生了焕然一新的变化,这是进行了道路交口渠化改造。改造后,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辆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既美化了城市环境,也保证了交通安全。9月13日下午,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对此进行了详细采访。

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首先来到淮河大道与民裕大街交口的西南角,这里的交通秩序井然有序。从地面可以看出,南北向的斑马线区域旁边紧挨着一个非机动车通过区域,并画上了一个大大的自行车标志,使得行人和非机动车在通过红绿灯时,分别走各自的通道,不再出现人车混行的情况。

在由西向南的右转弯处,设置了一个岛头,将右转弯的非机动车与机动车进行了分流。路面的材质由原先的面包石改为沥青,行驶起来更加平坦。地面上画上了引导非机动车转弯箭头,一眼可看到正确行驶区域,非机动车在转弯时,不再与机动车混行,保证了交通安全。岛头内部种上了鲜花和绿植,远远望去,姹紫嫣红,十分漂亮,也起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

据了解,高新区管委会加快推进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统筹近期城市交通与景观规划,启动城市道路交口改造提升工程,为城市路网关键节点做“小手术”,打通城市路网微循环。

南山城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曹超在现场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交警部门在工作中发现,随着高新区居民人数不断增加,建成区域不断完善,非机动车的使用率逐渐提高。非机动车辆在过街等交通过程中,与行人、机动车辆的混行存在着一定隐患。因此,对高新区主要路口进行了渠化改造,主要对淮河大道与民祥街交口,淮河大道与民裕大街交口,以及瓦埠湖路与和悦街交口等11个道路交口进行提升改造。据了解,提升改造工程主要包括原有设施与基础的拆除工程、部分人行道新建工程、非机动车道新建工程(沥青)、雨水系统工程以及岛头新建与改造工程等。

改造后的交口,实现了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的分离,人车过街时都可以各行其道。这解决了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交口分流的交通导向,实现道路通行效率最大化,也提升了百姓的出行体验,特别是安全性得到极大提升。曹超表示:“结合道路交口渠化改造,我们对绿化工程进行了提升设计,淮河大道原有的道路景观绿量较大,但是色彩不足,因此本次改造又在主要交口增加了大量花卉,提升了城市品位和面貌,也为城市环境增色添彩。”(记者 付莉荣 苏国义)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