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秩序集中整治火热开展,淮南交警——思想上“绷紧弦” 行动上“拉满弓”
当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正在我市火热开展。9月4日星期六,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国庆路、洞山路、淮河大道、朝阳路等走访时看到,许多交警放弃周末休息坚守路面,查处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
据交警部门统计,仅9月1日、2日两天,全市就查处了各类交通违法行为6100余起,其中,行人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153起,非机动车逆向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2300余起,机动车违法停车等交通违法行为3700余起,拖移违停车辆167辆。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结合“网格化”路长制,已将城区33个重点路口、48条重点主次干道的文明交通秩序管理责任落实到了每一名路长肩上,制定了交通秩序“六定”“两保”标准,即定管理网格、定三级路长、定勤务时间、定管理任务、定管理标准、定奖惩措施,保安全、保秩序,确保实现城区重点路口、路段“点线面”的整体管理和无缝衔接,最大限度减少漏管失控,切实实现我市交通秩序明显提升的目标。
目前,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正以城区网格化路长制勤务为依托,以交警中队为单位收集车辆违停信息,在保持高密度、高频次的巡逻管控基础上,严查车辆乱停乱放、停车不入位、不按导向箭头停放等交通违法行为,提高查纠效率。各交警大队对管辖范围内发现的违停机动车,通知车主5分钟后仍未驶离的或拒绝驶离的进行抄牌处罚并及时拖移;对违反禁止类标志标线的机动车违停行为,实施视频抓拍非现场罚款、记分处罚;对在斑马线、盲道、公共道路出入口、消防通道等处的违停车辆及侵占停车泊位的“僵尸车”依法拖移。9月4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走访了解到,经过近几天的集中整治,广场路、国庆路等沿路洗车店、二手车销售门店前,以往车辆乱停放,挤占人行道,长期占用公共停车泊位的情况已明显减少。
针对行人闯红灯、横穿道路等,非机动车不各行其道、逆向行驶等,机动车车窗抛物、不礼让斑马线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交警部门按照“集中整治”+“常态治理”的管理措施,形成重拳整治的高压严管态势。
在集中整治方面,交警部门每周至少开展3次全市集中统一行动,交警支队领导及机关民警辅警全员上路;设置不少于30处的集中整治点,每个整治点必须由交警大队领导带队,并不少于5名警力,构建全市严管“一盘棋”的格局。
在常态治理方面,高峰时段交警支队机关警力承担12个重要路口的执勤任务,城区各大队每天在辖区重点路口,自行组织不少于3个重点时段的集中整治行动,每个时段不少于2小时,形成持续严管氛围。同时,配备“专职文明劝导员”,按照“包保到点、落实到人、长效常态”的思路,每天工作不少于8小时,承担城区33 个重点路口的文明交通劝导任务,加强路口交通秩序管理。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交警部门将以城区网格化路长制勤务以依托,固定查缉与流动执法相结合,运用“集中整治+常态治理”的管理措施,高密度、多频次,严查行人闯红灯、翻越护栏、不从斑马线上行走,非机动车不各行其道、逆向行驶,机动车违法停车、不礼让斑马线等交通违法行为,持续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刮骨疗毒的勇气,打赢这场交通秩序整治行动攻坚战。
图为交警拆除市民非法加装的电动车遮阳篷。(记者 苏国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