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文体新闻 > 记忆中的端午节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记忆中的端午节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6/23 7:50:3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俗话说:“农历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娃娃穿上红衣裳,龙舟下水喜洋洋!”在我们老家淮河流域,这是民间咏唱端午节的歌谣。

年年端午,今年又端午。

近半个世纪以前,每到农历五月初,我奶奶和村子里的一帮老太太们总要挤出哪怕是一个下午的时间,到离家10多里路的大河湾淮河边打粽叶,把宽如手掌的长长叶片摘回家后,然后烧开水煮到透出清香的气味了,再把它从锅里捞上来,放进盆里用凉水浸泡好,只等着端午节的前一天,好给我们一家人包尖尖角的糯米粽子吃。

1970年端午节的前一天,天看着要落雨,我的奶奶仍和一帮老太太们,挎起一个小竹篮直奔她们心中的芦苇荡开拔。在一般的情况下,奶奶总会在当天傍晚可以回到家的,可是,这一次全家人等到鸡叫了一遍又一遍,家里的大门仍然没有响动。等到天亮了奶奶也没有回来,大家都急了,冒着倾盆大雨,顾不上跟生产队长请假,就急急忙忙地赶往大河湾芦苇荡。

中午我放学回到家,看见奶奶已经回来了,她正向我爹爹诉说着什么,脸上仍满是恐慌。原来,是因为天气不好,天黑得早,奶奶和隔壁的吴老奶奶、后院的陈老奶奶、隔壁的二婶等,只顾着摘粽叶,却没有注意脚下,等到准备回家的时候,他们被黑漆漆的天色和周遭黑漆漆的芦苇荡惊到了。她们心慌了、迷路了,喊着其他邻里老太太的名字,可除了当时的风声、雨声、芦苇擦肩的哗哗声,没有一点回应。那个时候,她们害怕到了极点,不敢再乱跑,只好聚拢起来,坐等着天亮。

据奶奶介绍,在那个夏日的雨夜,她们想的只是等到天亮,能够早点摸出芦苇荡,早点回家把苇叶,煮了、泡好,到时好给孩子们包粽子。

历史也好,文化也罢,我的父辈乃至祖辈,关于这个节日应该传承的主义与情操,他们都不是十分清晰,所幸的是父母把我们这一代人送进了学堂,历史的游丝穿过了几代人荒芜的精神原野,把文化的种子播进了我们的心田。

记得20多年前,我儿子上小学的时候,在一个端午节里,他能脱口吟出唐朝文秀的《端午》诗来:“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是啊!今天的端午节,我们除了接通历史的血脉传承它的民俗外,更强调的是它爱国爱民的博大胸怀了。

“粽子香,看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的端午,那儿的端午,处处都过端午节。我家前院的年近9旬的老人王老爹哼起了民谣。

今年的端午节来了……(胡仲昌)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