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文体新闻 > 《淮南子》“禹凿江而通九路”与九江山关联考释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淮南子》“禹凿江而通九路”与九江山关联考释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12/13 10:07:5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淮南子·地形训》是继《尚书·禹贡》、《山海经》之后的又一地理名作。《禹贡》、《山海经》均载有“九江”,《淮南子·地形训》有“九山”、“九水”,却无“九江”,仅在《淮南子·要略》中写有禹“剔河而通九岐,凿江而通九路,辟五湖而定东海。”文中“凿江而通九路”,是否与“九江”之名有关?(清)秦蕙田《五礼通考》卷二百二:“《淮南子》‘凿江而通九路’,《说苑》‘凿江而通九派’,太史公曰:‘余登庐山观禹疏九江’,而孔安国亦云‘江于此州分为九道’。在汉以前,九江故道尚存,故言之凿凿如此。”(清)胡渭《禹贡錐指》卷七:“《淮南子》曰禹凿江而通九路……寻阳自西汉以迄东晋,皆言大江至浔阳分为九江,禹之所凿而《浔阳记》《缘江图》,又备列其名。”淮南王刘安所在的淮南国曾是秦汉的九江郡,编撰《淮南子》当不会遗忘“九江”,秦蕙田、胡渭引证《淮南子》道出了其中的关联,江水“九路”当指“九江”。

“九江”作为水名、地名无争议,作为“山”之存在,其理由有三:

“九江”名列《禹贡》“导山”群山中,当为山。《禹贡》“导山”云:“过九江,至于敷浅原。”“九江”名列其中,水除“河”作为“四渎”之一外,甚至没提其他“三渎”,文中“九江”当不是“水”。“导山”除“河”、“海”水名外,涉及二十八个地点,已知有二十七座山,独余“九江”为水?若“九江”是水,何以言长江之支流,而独不言“主干”之“江”?1957年出土于安徽寿县的战国楚怀王所制“鄂君启节”,其中舟节西南水路铭文为“自鄂(今湖北鄂城)往,上江,入湘,入资、沅、澧、油。”并未言及“九江”,说明时至战国“九江”仍不是重要的运输水系。从中可知,《禹贡》之“九江”,当是山。

《淮南子》“禹凿江”所“凿”之对象当为山。凿山之说,《禹贡》早已记之,且在古代多为沿用。《尚书注疏》载,“九江从山谷所出,其孔众多,言治之难也。”(宋)程大昌《禹贡论·禹贡山川地理图》:“九江之地,孔安国第言在荆,不指何地。至班固始定著在庐江属县之浔阳,应劭释九江亦曰江至浔阳分为九,然汉浔阳之地在今蕲春县境,此地与彭蠡会江处,止二三百里,中间须有一山可名,东陵乃与经应。”这一疑问,“中间须有一山可名”,可能即是久已遗忘的“九江山”。

这一说法,还有对“凿江”之“江”为山的总体考察佐证。对《四库全书》“凿”之对象进行考察,输入“凿山”、“凿河”、“凿江”、“凿水”等关键词,结果发现: “凿”的对象主要是“山”或江、河中的障碍物。治理长江的一个亮点是疏通九江,《淮南子》云“禹凿江而通九路”,所“凿”之对象当是与疏通江水相关联的“山”,因江水“通九路”而名之曰“九江”,而凿通之山则以水而名为“九江山”,当可信之。

唐宋占星学家从天文角度认定《禹贡》“导山”之“九江”为山。唐人李淳风《乙巳占》卷三引纬书《洛书》将此二十八山与天上二十八星宿对应:“……(南方七宿):井,荆山;鬼,内方山;柳,大别山;星,岷山;张, 衡山;翼,九江;轸,敷浅原……”(宋)朱震《汉上易传》卷九《说卦传》亦载“荆山、内方、大别、岷山、衡山、九江、敷浅原,南方七宿。”尹荣方《大禹治水祭仪真相——以〈山海经〉“日月出入之山”与〈禹贡〉“二十八山”为视角》(《中原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一文指出:“《禹贡》二十八山中‘九江’被怀疑非山名。‘敷浅原’,孔《传》云:‘敷浅原,一名傅阳山,在扬州豫章界。’《禹贡》这部分总名导山,且二十七山皆山名,则‘九江’亦必山名也。则《禹贡》亦必有天文学之背景。”

山名九江者,《四库全书》至少有三处:一是浙江诸暨九江山(施宿《会稽志》卷九)。二是江西南昌九江山(《江西通志》卷五十九)。三是淮域九江山(陈耀文《天中记》卷四十三)。这三山均与《禹贡》“九江山”无缘,仅从侧面证明了“九江山”作为大禹治水地之存在。

符合《禹贡》的九江山在哪?九江山与“九江”的地缘有关联。《禹贡》四次提到“九江”,知“九江”在荆州境内,导山至衡山以后,始与九江相遇;导江至九江之后,始到达东陵。高师第《〈禹贡〉荆州所谓“九江”究竟分布在今何处?》一文考证,“西汉时已有东陵乡与西陵县的设置。例如《地理志》庐江郡下曰:‘金兰西北有东陵乡,淮水出(淮水当为灌水之误)。’此东陵乡,依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西汉扬州刺史部,约在今北自金寨与罗田之间,南至宿松与黄梅之间。又《地理志》江夏郡下曰:‘西陵有云梦官。莽曰江陵。’此西陵县,依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西汉荆州刺史部,约在今湖北黄冈县西北。因此,以上所述东陵与西陵,可谓东西相望,也正好控制《禹贡》‘九江’的上下。”西陵与东陵之间,西汉有枝江县,其得名于“江泛枝分”(《水经·江水注》),其“泛”字恰恰道出了“九江”治理前之状况,且有长江支流沱水流经。“九江山”当为汉代枝江县与金兰县东陵之间的某座山,大约在今湖北黄冈、罗田、黄梅一带。

“禹凿江而通九路”,(汉)高诱注《淮南鸿烈解》(《四库全书》本)卷二十一注云:“江水通则为九。”刘文典、陈广忠、何宁等名家之注大都简约,均未涉及“九江”之名,或者说对治理“九江”在整个长江治理中的独特价值,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

注《淮南子》不易,译《淮南子》更难,尤须注意其中之韵文结构。《淮南子·要略》云:“剔河而通九歧,凿江而通九路,辟五湖而定东海。”文中有“‘歧、海’支之合韵。”(张双棣《淮南子用韵考》)河“九歧”、江“九路”与“五湖”是大禹治水中的三个关键点,前后呼应。 “九歧”之“歧”,意为叉开,李昉《太平御览》则引《淮南子》“疏河而通九支”及高诱注为“支,分”(中华书局1960年版)。江“九路”,指九江,也可泛指多路江水。为避开“九江”与“九路”连用之叠字,并植入“九江山”要素,我将该段翻译为:“疏黄河而分成九个支流,凿九江(山)而沟通多条水道,开五湖而注入东海。”(孙友虎)(作者系淮南市凤台县信息产业中心主任、知名作家、淮河文化研究知名学者)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