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魅力变迁 成就诗意栖居梦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魅力变迁 成就诗意栖居梦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9/25 10:06:4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市城乡建设局引领城市发展新理念

“一条马路三盏灯,一只喇叭听全城,一座小楼才两层,一条淮河隔断城。”这首小诗看似诙谐幽默,其实是我市建市之初城市建设的真实写照。淮南市1950年依矿建市,随矿建镇,点多线长,整个城市呈带状分布,当时的城市建设就可以用这四句话来概括。

经过70年的春风化雨,我市的城乡建设发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建成区面积实现了由个位数到百位数的突破,城市布局实现了由“大分散、小集中”向“布局完善,结构合理”组团式发展转变,城市道路实现由凹凸不平的狭小道路向平坦如砥的通衢大道变迁,城市照明实现了由点点“星光”到满城璀璨的变更,城市色彩实现由黑到绿的蜕变。

桥与路 那是城市的纽带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桥在交通中的重要地位。而1983年淮河平圩大桥公路、铁路两用桥建成通车,就终结了淮南市境内淮河无桥的历史。

1984年初建并历经改造的洞山路,是一代淮南人值得骄傲的城市标志。近年来,东部城区主干路网全部升级提标,西部城区路网加密工程提速实施,洞山隧道顺利开通,东部西部、山南山北交通联系大幅加强。尤其是东西部第二通道、夏郢西路、淮舜南路、合淮路以及淮上大桥、孔李大桥陆续建成,更是为“三城互动”的城市布局增添助力。

截至2018年底,淮南城市道路总长度达到1144.8公里,道路总面积达到2558.86万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6.81平方米,路灯装置率达99%,路灯亮灯率达98%以上,初步形成了发达、便利的城市道路网。

城市绿 那是生态的写照

“现在,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咱们淮南,那就是郁郁葱葱。”今年85岁的老人刘仁军表示,“尤其是近几年几大公园的建设,真是给咱们老百姓提供了休闲好去处。”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近年来,市城乡建设局大力开展建园扩绿、沿线拓绿、惠民造绿、荒地复绿工程,加快推进城市园林绿化由增量向提质转变。截至2018年底,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14平方米,建成区绿化率覆盖率达到45.35%,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2.55%。

2008年2月,淮南市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先后建成上窑森林公园、八公山风景区、五一公园、山南中央公园,目前淮南市已经拥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公园26个;完成34条道路的行道树提升、79个居住社区绿荫提升工程、58余处街头游园改造提升、180公里城市绿道建设。

建市70年来,生态环境变化的历程,见证着淮南发展的变迁,实践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生活稳 那是幸福的味道

城市管网一直被誉为城市的“血管”,是城市的“生命线”。建国以来,我市城市供水管网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建成了洞山东路、朝阳东路等32条道路供水管网,目前整个城市供水管网总长度为2563.05公里。

淮南首创水务公司年度供水总量达1.17亿立方米,彻底解决了居民吃水难问题。同时,城市污水设施建设也取得较大进步,1997年淮南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2001年底建成投产;2002年西部污水处理厂破土动工;2015年开工建设淮南市城市水系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加快了城市主城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和雨污分流管道工程改造。目前主城区已拥有3座污水处理厂、10座污水提升泵站、300公里污水管网。

2013年,淮南中燃公司完成二通道次高压天然气管道铺设和西部城区天然气管道铺设工程,顺利实现东西部天然气联网运行。2018年开辟了深圳燃气次高压管道进淮工程,实现了淮南市天然气两路供气格局。目前,淮南供气管道达1716.11公里,供气总量14067万立方米,建有天然气加气站18座,保障居民生产、生活供气稳定。

城市变化喜人,农居环境改善,可以说,现在的淮南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服务功能逐步提升,城市承载力逐渐增强,生活的质量在不断提高,70年变迁的魅力,成就了老百姓诗意一般的栖居梦。(记者 付莉荣)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